曹操順著呂布的戰略及時調整布局,一招圍點打援成功擊退了呂布。
呂布隻好領著大軍回撤,隻是撤往哪裡他還不清楚。
得知消息的陳宮給呂布送來書信。
書信中說到:如今曹操勢大,手中必然已經有糧,恐怕是來自袁紹,此時不可再與其正麵對抗。宮以為曹操此時攻打定陶而沒有選擇北上取濮陽,除了想要截斷兗州東西麵的聯係外,更大的可能是看中了大野澤這片春收關鍵地。
讀到這裡,呂布連連點頭,用手撥了撥剩餘的綢緞,看陳宮如何應對。
隻見陳宮寫到:我已書信給薛蘭、李封,令二人拿下巨野,守住大野澤南麵。溫侯可屯兵昌邑,與薛李二將遙相呼應,不管曹操攻打何處,另一處便能快速支援,前後夾擊。如此保住春收糧食不成問題。
呂布聽勸,領軍返回昌邑,又散出眾多斥候,時刻關注曹軍動向。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二月,一時間拿不下定陶的曹操領軍暫時駐紮在乘氏。
正麵應對呂布和薛李二將。
乘氏乃李家的天下,乘氏雖然沒有表態,但中立的態度可以明確。
李家有一人,乃李典叔父李乾,山陽巨野人,得知曹操暫居乘氏,便集合了好幾千食客,準備效力於曹操。
不料李乾的管家偷聽到了這個消息,其子在薛蘭帳下效力,第二天就把這事給舉報了。
薛蘭與李封二人不敢耽擱,當天就下令大軍包圍李乾的府邸。
好在李乾敏銳,察覺到事態不妙之時,立刻讓兒子李整統領著自己的部下,先行一步出了巨野城,自己殿後。
撤離的李整統領李乾的部眾,跟隨曹操平定兗州各縣立了功,慢慢地升遷為青州刺史。
這是後話。
李整前腳剛走,薛蘭與李封就領軍包圍了李府。
李乾急中生智,明白此刻不便與薛蘭和李封起衝突,必須拖延時間好讓兒子李整順利出城。
他便與薛李二人交涉,用緩兵之計拖住了二人的腳步。
二人有些急不可耐,但想到李家的勢力,不得不壓抑心中怒火與其交涉。
結果李乾隻是顧左右而言他,十句話裡十一句不搭邊。
良久,二人才看出其中端倪,此乃緩兵之計也。
隻是此時李整早已經出了巨野。
薛李二人憤怒不已,強壓李乾,命他投降。
畢竟李家名譽在外,貿然動刀影響巨野的穩定。
麵對薛李的武力壓迫,李乾絲毫不為所動,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甚至還出口反諷。
薛蘭和李封憤怒不已,直接將李乾斬殺。
李乾一死,巨野內的門閥士族逐漸對薛蘭和李封的統治存疑,巨野的根基也開始動搖。
其子李整領軍找到曹操之時,滿臉眼淚鼻涕,痛斥著呂布等人的罪行,向曹操表示忠心,並建議曹操領軍取巨野。
曹操欣然接納李整,並讓李典出麵安撫,還為李乾舉行葬禮。
興平二年三月,兗州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春雨。
曹操喚來荀彧和戲誌才,準備攻打巨野,隨時搶收春糧。
戲誌才看出了此次春雨的持續性,立刻給曹操出了計謀,水淹薛李。
曹操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采納了戲誌才的建議。
猶豫,是因為曹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