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王忠和劉岱算得上得力戰將,卻不是統帥能手。
況且劉備已經無路可去,定然全力以赴。
故而二人之敗,早可預料。
曹操隻能再次將目光放回河北,先行休整大軍,再考慮徐州之事。
再來看袁術。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術退軍至江亭,距離壽春八十裡。
此時的袁術大軍幾乎已經走到了儘頭,跟隨袁術的那些將士都有一種強烈而又明顯的預感,他們回不去了。
因為軍中已經沒有糧食,隻有麥屑三十斛,而袁術還做著他那皇帝的春秋大夢。
六月盛暑,饑渴難耐的袁術想要喝一口蜜漿,又無蜜。
良久,他歎息:“怎麼會到這個地步!”
疲憊的身軀,加上鬱悶的心情,年僅四十五歲的袁術最後嘔血鬥餘而死。
仲氏帝國也在僅僅存在兩年四個月之後,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嚴象還沒有到達壽春,袁術便已經病亡。
曹操就在荀彧的推薦下,任命其為揚州刺史,帶兵進入九江,占領治所壽春。
袁術的部下和將士紛紛作鳥獸散後。
袁術的弟弟袁胤與黃琦帶著袁術的妻兒南下廬江,到皖城投靠袁術的老部下,廬江太守劉勳。
神秘智謀老者長史楊弘與袁術帳下三大猛將之一的張勳,想要率領部下去投奔江東的孫策。
單從這一點選擇上來看,楊弘與張勳要比袁胤與黃琦更加厲害。
可惜,劉勳看出了楊張二人的意圖,在其二人途經之際,領軍半路截擊,直接將二人擒獲。
衛尉徐璆趁亂奪得傳國玉璽,風餐露宿、夜宿曉行,曆經千難萬險抵達許縣,將將傳國玉璽奉還朝廷,完璧歸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傳國玉璽之事,曹操不僅心知肚明,還吩咐眾人不可輕舉妄動。
此刻許縣掌控在曹操手中,不管徐璆如何效忠朝廷,將傳國玉璽藏得再隱秘,曹操想要得到也是輕而易舉。
但曹操不會,當他在袁術稱帝之時說出“愚蠢至極”四個字時,曹操絕對不會在天下尚未平定,周邊群雄並起的情況下,對傳國玉璽有所垂涎。
倒不如將玉璽懷給朝廷,既不破壞他忠臣的名聲,也不會給周邊諸侯落下口舌,從而成為如袁術一般口誅筆伐的對象。
再則,曹操心如明鏡,統一天下的根本不是什麼傳國玉璽,而是手中的實力。
實力到位,有沒有玉璽都無所謂。
所以徐璆送傳國玉璽進皇宮才會格外的順利,並不是他小心翼翼,而是曹操有意為之。
徐璆送上玉璽的同時,還將朝廷賜的汝南太守和東海國相印璽一並交還給了漢獻帝,以表對大漢的忠誠,以及不事偽朝袁術)之心跡。
司徒趙溫問道:“足下遭逢大難,還保存著兩郡的印綬嗎?”
徐璆回答:“昔日蘇武受困於匈奴,仍然不肯丟棄七尺符節,何況我這隻是方寸大小的印呢?”
這把漢獻帝感動壞了,拜其為太常。
曹操聽聞此事,大為驚奇。
後來,曹操任丞相之時,便將自己原先的司空之位讓給徐璆。
徐璆誌節高遠,看破榮華,遂婉拒,在九卿任上終老。
從五月到七月,三個月的時間,麵對袁紹的壓力,曹操原本大好的形勢,被劉備的反叛深深刺痛。
東邊的側翼徐州陷入劉備之手,曹操不得不分出精力來應付。
但好在袁術已經覆滅,九江暫時掌控在曹操手中,徐璆也帶來的好消息,一定程度上安慰了曹操受傷的心靈。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