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秋,官渡大營的曹操正對著一張巨大的輿圖皺眉。
北麵密密麻麻插滿了代表袁紹的小旗,像一片惱人的蝗蟲,貪婪地注視著眼前的莊稼。
他剛想把大軍主力往北推,試圖擊破袁紹的壓迫,南麵的汝南郡卻郭嘉輕輕按上了兩枚新旗——一枚寫著“劉”,另一枚也寫著“劉”。
正是前有狼後有虎,曹操感受著太陽穴傳來的微微頭疼。
郭嘉上前說道:“主公,汝南叛亂不得不先行處理。”
曹操點了點頭,問:“誰可前往破敵?”
營帳左側漢慣例左武右文),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末將願往。”
眾人望去,但見曹仁眼神堅毅,甲胄未卸。
“南方諸縣以為我軍當下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們,而劉備此時卻以大軍壓境,他們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劉備剛剛帶領袁紹的兵,還未能得其所用,一擊便可破了。”
曹操從之,命曹仁率領騎兵大軍奔襲汝南。
大軍急行,直撲西華的劉備營寨。
劉備與劉辟二人壓根沒有料到曹仁大軍會來得如此之快,根本沒有任何防備。
曹仁一舉攻破劉備,占據西華小城。
正如曹仁所料,劉備對手下的人馬無法有效指揮,被曹仁騎兵一衝擊,人馬便四處逃散。
留在身邊作戰的不過十之五六。
劉備隻好先行向西麵撤離,準備與劉辟彙合,順道一路上收攏殘兵。
曹仁深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不給劉備任何機會,僅僅休整了半日,便再次領軍向西而進。
部分將士不理解。
曹仁卻說,劉備不遠百裡繞過官渡到汝南,補給無法從北麵袁紹獲得,必須依靠劉辟,而劉辟不過莽夫,不懂兵法,需要依靠劉備的智謀,隻需要打亂劉備的陣腳,劉辟見我軍厲害,必然會對劉備心存疑慮,屆時便可一舉擊破二人。
於是曹仁大軍連夜出擊,跟著劉備大軍的腳步直奔西麵而去。
隻是未曾料到,劉備大軍到了君陵與劉辟合兵一處之後,居然死守營寨,堅守不出。
劉辟對此很不理解。
劉備說,曹操在北麵與袁公對峙,無法分出更多的精力來應對南麵之事,故而遣曹仁前來。曹仁此行,意在速戰速決,以免給屯兵官渡的曹操造成過多的壓力。所以,你我兩軍隻需要堅守數日,消磨曹軍銳氣,不出數日,曹仁必退。
劉辟聽了,感覺很有道理,便與劉備一道堅守營寨。
曹仁見狀,略感頭疼。
若是強攻,雙方兵力相差不大,必定損失慘重。
況且劉備帳下有猛將關羽,他不是對手。
曹仁不得不先行紮營,觀察幾日再思索對策。
一連數日,曹仁大軍深溝高壘,偃旗息鼓,多派斥候,打探軍情。
劉備與劉辟二人也十分安靜,並沒有再四處亂竄,擾亂曹操後方。
偶然一日,曹仁忽然收到一條軍情,說劉辟與劉備大軍中間有所間隔,並非貫通。
曹仁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二人的聯手或許隻是麵上看著堅固,實際如同紙糊。
他便想了一個辦法,命副將領一軍人馬,準備攻打劉辟營寨的西麵,自己領一路人馬埋伏在劉備大營前往劉辟方向的途中。
曹仁篤定,劉備必須依靠劉辟的人馬和糧草,劉辟被攻擊,劉備定然會發援兵。
副將領命而去。
當天夜裡,劉辟的營寨西麵忽然燈火通明,殺喊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