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與袁尚在黎陽城對峙,程昱組織了三千人前來支援曹操。
曹操命程昱和李典運送糧草,想要試探一下新開發的糧道是否通暢。
袁尚得知情況,立刻命魏郡太守高蕃率領大軍截斷水道,阻止曹軍運送糧草。
曹操擔心程昱支援而來的三千人都是新手,不是袁軍的對手,又考慮到曹軍不諳水戰,不好出擊,於是便吩咐程昱和李典,如果船過不去,就從陸路運送。
李典跟諸將商議,說高蕃的大軍裝備不想著補足,而是僅僅想要依靠黃河來阻擋我軍,這是懈怠的表現,攻打他們必定能取勝。軍隊在外作戰,不受朝廷內部的遙控指揮;隻要對國家有利,領軍者就可以臨機專斷,應當立即發動攻擊。
程昱也支持李典的說法。
於是,二人領著眾將士渡過黃河,在黃河北岸攻打高蕃大營。
高蕃麵對氣勢凶猛的曹軍毫無還手之力,眾多士卒都放棄抵抗,拋下武器就跑。
僅僅半個時辰,李典和程昱便已經徹底擊退高蕃,控製黃河,打通了運糧的水道。
有了糧草補給,曹操對黎陽的攻勢越發猛烈。
袁尚被困在黎陽城中無可奈何。
相持,就從原先比拚統帥能力、將軍戰力和士卒勇氣,轉而變成了比拚背後的硬實力。
袁尚隻能堅守在黎陽城中,曹操同樣隻能紮營在黎陽城外,對於高大而又破舊的黎陽城力不從心。
曹操想要繼續強攻,但士卒傷亡太大,就算拿下了黎陽,未來進入冀州的進程也會受到影響。
正當曹操愁眉苦臉之時,西麵的河東郡傳來了另一個讓他頭疼而讓袁尚歡喜的消息。
南匈奴單於呼泉廚正在東麵的河東郡平陽縣一帶作亂。
河東太守王邑雖然實質並不屬於曹操,但表麵上依舊屬於司隸範圍。
故而他向司隸校尉鐘繇求助。
鐘繇派兵前往平陽縣攻打呼泉廚,卻未能將呼泉廚平定。
兩軍相持在平陽縣附近。
河東郡對於曹操而言,原本是一個意外之喜,一方麵能借助河東郡的力量牽製袁軍,另一方麵也可以繞道河東郡出兵冀州,屆時青州方向有臧霸,河東方向有鐘繇,加上黎陽條線的曹操中軍,三麵齊攻,不愁冀州拿不下。
如今河東郡動亂,鐘繇又深陷其中,多少都會影響曹操的布局。
但此時此刻,曹操手上並沒有多餘的人馬可以抽到河東郡,隻能相信鐘繇。
身處黎陽城內的袁尚也得到了相同的消息。
袁尚的謀士忽然意識到機會來了。
他們給袁尚出了兩個主意,一個是通過加重擾亂河東郡來分散曹操的注意力,另一個是派人前往關中地區,充分利用關中地區的諸侯紛爭影響曹操,如今關中不過礙於鐘繇的麵子才如今平靜,一旦把水攪渾,絕對能讓曹操頭疼,到時候趁著曹操處理西麵的事時殺個回馬槍,定然能一舉擊破曹操。
這個主意出得很是應景,也十分有效。
袁尚當即就任命司隸校尉鐘繇的外甥郭援為河東太守,與並州刺史高乾一道領兵前往河東郡。
交叉任命,一地二主,這是東漢末年諸侯相互爭奪地盤常用的計策,以解決出兵的借口,提高領軍將領的威信。
關鍵還是鐘繇的外甥,袁尚就是想要利用這一層關係來影響鐘繇的判斷和行動。
隻是袁尚等人不了解鐘繇,這樣的舉動根本沒有讓鐘繇產生一絲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