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備借助劉表的人馬和錢糧跟曹軍打了一場埋伏戰。
曹軍夏侯惇、於禁大敗,好在有李典支援,方才穩定局麵。
劉備見目的已經達到,便領軍撤回了新野。
對於曹操而言,雖然博望坡之戰失利,但南麵荊州方向卻恢複了平靜,他可以全力應對黎陽堅守的袁尚與袁譚兩兄弟,整體戰局上算是打了個平手。
建安七年還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出生,此人後期攪動了整個三國風雲,令魏國聞風喪膽,乃天水薑伯約也。
時間到了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二月,曹操與袁氏兄弟已經在黎陽對峙了近小半年。
麵對袁氏兄弟堅守不出,曹操一時間想不出好的辦法,隻能等候時機。
很快,這個時機來了。
同年三月,黎陽附近的稻田急需收割,否則便影響今年的收成。
荀攸與郭嘉二人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便建議曹操強攻黎陽城,封鎖任何出城通道,逼迫袁尚與曹軍決戰,否則將失去一整年的糧草。
曹操采納了二人的建議,當即下令集結人馬,對黎陽城發起進攻。
袁尚不明所以,還想下令堅守不出。
一旁的謀士審配告訴袁尚,曹操此時強攻城池,直接影響了百姓糧田。
袁尚忽然明白過來曹操的用意,當即下令出城迎戰。
見目的達成,曹操幾乎壓上了全部的兵力,將袁尚和袁譚二人步步逼退。
然而,袁氏大軍的意誌早就在半年對峙中消磨殆儘,麵對曹軍的猛烈進攻,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紛紛潰敗。
袁尚和袁譚沒有料到大軍會敗得如此迅速,驚訝之餘,不得不率領殘兵連夜向鄴城逃去。
黎陽包圍戰,曆時半年有餘,以曹操大獲全勝收場。
黎陽是冀州門戶,管控著司隸地區和兗州西麵地區通往冀州的官道和官渡。
曹操順利拿下黎陽,意味著撕開了冀州嚴密的防線,士卒和糧草輜重可以源源不斷通過黃河渡口,屯住在黎陽城,而後支援前線。
士氣大漲的曹操大軍僅僅休整半月,立刻出兵繼續北上,大軍兵鋒直逼袁氏的老窩鄴城。
隻是這一步棋,下得操之過急,問題很快就開始浮現。
建安八年四月,曹操兵臨鄴縣城下。
受到打擊的袁尚守在鄴城中堅決不應戰。
兩軍城前對峙不過半月,曹軍營中糧草逐漸見底,而黎陽方向的糧草尚未運來。
此時恰好鄴城附近的糧田稻穀已經成熟,曹操便想了一個辦法,命將士搶收周邊的糧食,一則可以解決糧草不足的問題,二則能吸引鄴城中袁軍的出擊。
實際情況也如曹操所料,曹軍搶收糧草之時,袁尚領軍殺出。
但出乎曹操預料的是,袁尚大軍見糧草被搶,奮力一戰。
曹軍抵擋不住,大軍後撤二十裡地。
麵對失敗,曹操並未氣餒。
他掛在嘴邊的那句“勝敗乃兵家常事”是曹操實打實的寫照。
隨即,曹操組織人馬,準備再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