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二月,曹操在收編南皮周邊郡縣,招納了四州眾多名人和將才後,返回了鄴城。
此刻的鄴城已經成了曹操在河北地區的大本營。
曹操回到鄴城的第一件事便是論功行賞,這也是統帥犒勞部下,以及籠絡人心常用的手段。
新的人才已經招募,自然需要給他們安排位置。
老的追隨者更要安定,自然需要獎勵他們。
其中破羌將軍張繡,跟隨著曹操在南皮之戰中大破袁譚有功,曹操再次給張繡增加食邑。
張繡的食邑來到了兩千戶。
曆史資料記載,由於地方勢力割據,諸侯之間衝突不斷,戰事四起,加上糧食減產等,東漢末年的人口快速流失,十戶才留下一戶。
當然這句話有誇大的嫌疑,但從數據上看,從中平元年到建安十年,中間不過區區二十餘載,中原十三州的人口已經從原先的五千多萬,銳減到一千萬,已經是斷崖式下跌。
這一千萬人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四處流浪,落草為寇。
再剔除從軍者,真正安穩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估摸也就七八百萬。
所以曹操雖然封了很多列侯,但他們都食邑很少,曹操帳下將領中封邑沒有達到1000戶的,有的甚至沒有食邑,隻有一個榮譽。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居然給一個投降而來的張繡,曾經還是他的仇人如此高的待遇,可見曹操對張繡有多重視。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出曹操籠絡人心的厲害手段。
同月,臧霸領著同族人前來祝賀曹操拿下冀州、並州和青州等地。
先前聊過,臧霸此人雖然是泰山賊出身,但擁有異乎常人的政治敏銳和超級厚的臉皮。
他喜歡與強者為伍,不會與弱者糾纏。
誰厲害他就投靠誰。
如今曹操已經成為了北方第一霸主,臧霸作為主要助手,鎮守東麵戰線,自然需要來表達一下心意,同時向曹操彙報一下自己的戰績。
曹操心知肚明,臧霸與鐘繇作為東西戰線的主要統帥,對他統一河北地區有著不可或缺的功勞。
今日臧霸前來,他也做好封賞的準備。
結果臧霸卻請求曹操允許,將他的子弟以及手下將領們的父親、兄弟等家屬送往鄴城。
曹操雖然麵上毫無表情,內心卻微微有些吃驚。
他自認為與臧霸之間的關係還算牢固,雙方也是默契互認。
如今他拿下了河北地區,按理來說臧霸這種從強的性格,關係應該會更加牢固,為何會出送親屬到鄴城這樣的招式。
這不就是作為人質以表忠誠嗎?
看臧霸一臉嚴肅,曹操明白他來真的,便說:“各位將軍忠心為國,但何必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呢?從前蕭何派遣自己的子弟到身邊侍奉,漢高祖沒有拒絕;耿純燒掉了自己的房子和馬車,光武帝也沒有辜負他的好意。現在我又怎麼能改變前人的做法呢!”
他順勢答應下來。
既然臧霸等人都來表達忠心了,那曹操怎麼也得意思意思,否則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特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曹操剛剛在河北地區樹立禮賢下士的名聲。
要不說臧霸會辦事呢,挑選的時間都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