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很喜歡閻柔,每每對他說:“我視你如子,也想讓你視我如父。”
閻柔也因此選擇依托於曹丕,二人也和兄弟一樣。
他擔任護烏桓校尉時,仍持漢朝符節,治廣甯,如同過去一樣。
在建安年間,鮮卑大人步度根、軻比能、素利、彌加、厥機等都是通過閻柔向朝廷上貢。
同年十月,曹操在討伐烏桓之際,位於並州的高乾起兵發難。
高乾此人才誌弘邈,文武秀出,深受袁紹喜歡。
他素來有名望,在並州之時招了很多四方遊士。
但仲長統曾經對高乾說過:君有雄誌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
也就是說高乾雖然有雄心壯誌,卻無真才實學,喜歡結交人才,卻又不懂得如何挑選用人。
仲長統一語道破了真諦,隻可惜高乾並沒有聽進去。
按照高乾設想,曹操既然大軍北上,後方自然會空虛。
若是趁此機會發難,先守住並州之地,然後兵出太行襲擊鄴城,便可輕鬆拿下曹操腹地,成為像曾經的袁紹那樣的一方諸侯,瀟灑地過上土皇帝的生活。
於是,他起兵後直接擒拿了上黨太守,同時舉兵守住壺口關。
東漢末年的上黨郡有三關,上黨關、壺口關和石陘關。
其中壺口關是並州通往冀州的太行八陘中滏口陘和白陘連接點,掌控著兩陘的關鍵。
換言之,隻要壺口關在手,高乾可以隨時出兵襲擊鄴城,或者守住上黨郡。
但以目前高乾手中的人馬,隻能守住滏口陘和白陘的其中一條,若是曹操兩邊攻來,便無法抵抗。
於是,高乾將目光投到了白陘東出口方向的河內郡,以及並州腹地,連接三輔地區的關鍵兩郡河東郡和弘農郡。
隻要三郡都與他一道聯手,便可穩坐釣魚台,輕鬆把並州重新回歸到自己手中。
第一步,高乾暗中與河內賊寇張晟聯絡。
張晟手中有一萬多人馬,正好無所事事,當即答應高乾,霸占了崤山和澠水一帶。
第二步,聯絡河東人衛固,想要說服衛固與其一道反叛。
身為郡掾的衛固找到了好友中郎將範先討論此事。
二人一致認為,在沒有說服王邑之前,他們不能與高乾一起起兵。
於是,二人既沒有拒絕高乾,也沒有答應高乾,隻是說看看形勢。
高乾無奈。
第三步,高乾派人出訪弘農人張琰。
張琰本隻是弘農郡中尋常官吏,並不出名。
若是安安穩穩,或許他的一生就如同尋常百姓家一樣,不會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痕跡。
也或許張琰不甘於,他答應了高乾的聯係,以一名反叛者的身份,捉拿了弘農太守,準備與高乾一起乾一件大事。
三步棋走完,高乾已經擁有了山川險峻,又擁有了援軍,可以說是處於不敗之地,完全有資本與曹操一較高低。
緊接著,十一月,高乾就趁勢乾了一件大事。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