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大軍到達譙縣。
十二月,大軍到達合肥。
到合肥後,曹操循行視察昔日張遼八百將士對戰孫權十萬大軍的地方,讚歎良久。
視野回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曹操抽調合肥兵力,隻給張遼、樂進、李典等將留下七千人守城,孫權趁機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
其實曹操早就料到孫權定然會在合肥空虛之時來襲,便再去西征張魯的路上,讓護軍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邊還寫明,要在有敵人來攻時再打開來看。
孫權十萬大軍果然來襲,張遼與諸將打開信。
信中說:“若孫權軍來到,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守城者不得與戰。”
曹操的計策並沒有給三人帶來安心,相反讓他們都感到疑慮。
城外斥候送來消息,孫權十萬大軍,幾乎壓上了所有江東主力,包括濡須塢建造者呂蒙、平叛神將賀齊、與張遼齊名甘興霸、以及淩統、蔣欽、徐盛、潘璋、陳武等等將領。
如此陣容,若是出城被包圍,幾乎毫無勝算,若是待在合肥城中等待救援,便與曹操的指令相違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遼卻分析出不一樣的建議。
他覺得趁孫權大軍還沒有對合肥形成包圍之勢前,率先出擊,打吳軍一個措手不及,殺殺他們的銳氣,便能讓眾人安心,合肥城也就能守住。
李典和其他將軍都讚同張遼的意見。
那問題來了,誰去挫吳軍的銳氣。
這顯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人數少了,壓根成不了氣候;人數多了,合肥城就空虛。
這時,張遼再次站出來,當夜就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
他開剝牛肉賞給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
次日,天色剛亮,張遼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
張遼的突襲殺得吳軍措手不及,張遼很快就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
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衝鋒陷陣,衝入東吳的營壘,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
孫權哪裡能料到曹軍會如此勇猛,甚至都沒有想到曹軍還敢出城。
混亂之中,吳軍將士紛紛撤離。
偏將軍陳武上前阻攔張遼,被張遼斬殺。
孫權等人則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塚上,用長戟來自衛。
張遼見敵方主帥退避,便叱喝孫權,迎麵挑釁。
但孫權沒有輕舉妄動,得知張遼所率士兵非常少,當即命令大軍將張遼重重包圍。
張遼左右突圍,殺出包圍圈。
沒能衝出重圍的人們大聲呼喊:“將軍要舍棄我們嗎?”
於是,張遼帶領著中期破圍的幾十人,又殺入了重圍,去救援的餘眾幾百人。
吳軍皆望風披靡,沒有人再敢抵擋張遼了。
此戰之後,張遼名聲大振,孫權也有了新的稱呼。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