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泛濫而來,樊城北麵的最高統帥於禁被困小山坡,無法行動。
麵對駕舟而來的關羽,於禁奮力抵抗卻無濟於事。
小山坡根本無法讓於禁的大軍展開陣式,而水軍又是關羽最拿手的兵種。
兩相比較,於禁根本沒有取勝或者逃生的可能。
留給他的隻有兩條路,一條誓死抵抗,一條全軍投降。
於禁望了望身後追隨的親信以及那些各自孤島上的將士,默默地拔下腰間佩刀,然後舉過頭頂交給關羽。
他選擇舉軍投降。
於禁的軍司馬東裡袞、護軍浩周皆在軍中被關羽生擒。
關羽幾乎沒有耗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樊城北麵的七軍,一時間震驚華夏。
回去後的關羽想要勸說龐德投降,並拿出其哥哥龐柔在劉備處效力的理由。
但龐德寧死不屈。
關羽直接斬殺龐德,將於禁關押在荊州江陵,三萬步騎全部押送到江陵。
曹操得知於禁兵敗後,哀歎良久,說:“於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麵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到後期,孫權占據荊州之後,對於禁十分恭敬,後來又將於禁送回魏國。
彼時曹丕已經登基,接見於禁之後並沒有殺於禁,也沒有為難他,還封他為安遠將軍,但曹丕卻選擇了在曹操的墓地前羞辱他。
於禁懊悔不已,慚恚而死,諡號為厲。
為何曹操會有這樣的感觸,曹丕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呢?
前些時間,校尉王平投降劉備,曹操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唯獨對於禁之事耿耿於懷。
這還要從於禁的生平,以及於禁這一次投降舉動帶來的影響說起。
於禁曾經隸屬於曹操的好友鮑信,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歸入曹操帳下。
之後他就跟隨曹操四處征戰,出生入死。
討伐呂布,平定黃巾、進軍宛城,攻略袁術,橫掃河內,助力官渡,南下荊州,立功赤壁,後又追隨曹操攻伐西涼,幾乎參與了曹操經曆的所有重要戰事。
曹操對其十分器重,任命其為左將軍,假節鉞。
於禁成為曹操所有外姓將領中官職最高的,也是所有將領中唯一假節鉞之人。
乍一聽,似乎此話有誤,五子良將的其他四將都有過假節。
但假節並非假節鉞。
這裡簡單說一下假節鉞與假節的區彆。
持節製度起源於西周,最初“節”是君主傳遞命令的信物,例如符節。
到了秦漢時期,持節逐漸演變成代表君主實行權力,就是權力的憑證。
持節分為四個等級,分為“使持節”、“持節”、“假節”、“假節鉞”。
其級彆從高到低為,假節鉞、使持節、持節、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