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月,曹操的使者匆匆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
信中隻說了兩件事,一是同意西上襲擊關羽,二是請曹操保密,理由很簡單,擔心關羽得知消息後有防備。
董昭卻說,軍事上的事情注重權變,要求它合乎時宜。
他建議曹操表麵上答應孫權,為他保密,但實際上要把它泄露出去。
關羽若是聽說孫權出兵西上,退兵自保,那麼樊城的包圍就會很快解除。
而且,孫權會和關羽兩支人馬相互對峙,曹軍可坐收漁翁之利。
另外,圍城中的將官如果不知道外有救兵,想到糧食越來越少,會產生恐懼情緒,倘若有了其他的想法,例如架空將軍投降,或者起兵造反,甚至與關羽裡應外合,到時候造成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曹操覺得很有道理,當即采納了董昭的意見,故意泄露信中內容。
曹操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彆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
此舉果然奏效,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進退兩難。
同時,曹操為了解救樊城、襄陽,已率主力由雒陽進抵摩陂,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進至偃城,悉歸徐晃指揮。
徐晃使用聲東擊西的計策,揚言應當攻圍頭屯,卻暗中攻向四塚,成功擊敗了前來救援的關羽五千步騎兵。
關羽退走營寨。
徐晃率軍窮追不舍,尾隨關羽敗兵,實行追殺,並緊隨其後衝入關羽營寨。
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
現徐晃趁著關羽的大營陷於混亂之機,衝入關羽的營內,一舉擊破關羽的大營,殺降蜀之胡修、傅方。
樊城的危機也因此解除。
關羽不得不率軍退至漢水以南,用水軍和戰船占據漢水。
魏軍依舊無法渡河前往襄陽。
見到曹軍戰勢有所逆轉,孫權當即采取行動,襲擊關羽後方。
關羽得知後,隻好率軍南返,襄陽的危機也得以解除。
至此,關羽威震華夏之舉被曹操的虛張聲勢和徐晃的聲東擊西擊退,加上東吳的背後偷襲,襄樊地區危機解除。
曹操也絲毫不吝惜讚賞,在一篇令中稱讚徐晃,說:“敵人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我用兵三十餘年,以及所聽說過的古代善於用兵的人,沒有能夠這樣長驅直入敵圍的。況且樊、襄陽之圍,勝過以前的莒、即墨之圍,所以將軍之功,勝過孫武、田穰苴。”
徐晃凱旋摩陂之時,曹操還親自出營七裡迎接徐晃,並設宴慶賀,慰勞徐晃。
他高舉酒杯對徐晃說:“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
先前曹操還讚歎徐晃治軍嚴謹,令行禁止,有周亞夫之風。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還軍雒陽。
令曹操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兩個月,經過一係列惡戰,關羽就戰敗了。
呂蒙偷襲江陵得手,關羽在撤回益州的途中被孫權大軍擒殺。
一代名將,當世武聖竟如此匆忙落幕。
更令曹操想不到的是,孫權一招禍水東引,以諸侯之禮安葬關羽屍骸,將其首級送到了雒陽。
曹操收到關羽的頭顱,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