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金鑾殿。
早朝的氣氛,一如既往的莊嚴肅穆。
身著龍袍的陛下,高坐於龍椅之上,聽著下方百官的奏報,臉上看不出喜怒。
眼看著一些雞毛蒜皮的政務處理完畢,太監正準備高喊退朝。
宰相出列了,他手持玉笏,躬身行禮。
“陛下,臣有本奏。”
陛下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宰相有何事?”
宰相抬起頭,臉上滿是憂國憂民的沉痛。
“陛下,臣要彈劾鎮北王!”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一下集中在了宰相的身上。
彈劾鎮北王?
宰相是瘋了嗎?
龍椅上的陛下,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為何?”
宰相的聲音,在大殿中回響,清晰而有力。
“鎮北王治軍不嚴,用人不當,致使麾下將領李瓊,狂妄冒進,率五千風狼騎孤軍深入,身陷蠻夷重圍,令我南朝精銳,麵臨全軍覆沒之危!”
“此乃指揮失當之罪!”
“鎮北王年事已高,銳氣已失,恐難再當鎮守北疆之重任!”
“懇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計,為北境安危計,下旨將鎮北王召回京城,另擇良將,以固邊防!”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曹嵩,立刻出列,單膝跪地。
“陛下,宰相大人所言極是!”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瓊此舉,乃兵家大忌,鎮北王身為三軍統帥,難辭其咎!”
“如今北境軍心浮動,蠻夷大軍虎視眈眈,若不及時更換主帥,穩定局勢,後果不堪設想!”
“臣,附議!”
一個當朝宰相,一個兵部尚書。
南朝文武官員的兩個領袖,同時發難!
這分量太重了。
大殿之上,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陛下的臉色,沉了下來。
他看著下方的兩人,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
鎮北王是他親手扶持起來的屏障,這些年,若不是鎮北王在北境頂著,他恐怕連安穩覺都睡不好。
可宰相和曹嵩的話,也並非沒有道理,李瓊的冒進,確實是事實。
五千精銳騎兵若是真的沒了,那損失足以讓他心疼得滴血。
最關鍵的是,鎮北王確實老了。
一個手握重兵,又漸漸老去的藩王,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一根不得不防的刺。
宰相察言觀色,知道陛下的心,已經動搖了,他立刻加了一把火。
“陛下,鎮北王勞苦功高,臣並非有意為難,隻是將其召回京城,名為問責,實為保護。”
“讓他卸下重擔,安享晚年,亦是陛下對他最大的恩典。”
曹嵩也立刻跟上:“陛下,北境不可一日無主,臣不才,願為陛下分憂!”
“若陛下信得過臣,臣願即刻奔赴北境,接管防務!定不負陛下所托,必將蠻夷擋於國門之外!”
兩人一唱一和,將所有的話都堵死了。
有理有據,有情有義。
甚至連後路都替陛下想好了。
陛下看著下方跪著的曹嵩,又看了看一臉忠心耿耿的宰相。
他沉默了。
良久,久到所有人都覺得呼吸困難的時候,他終於開口了。
那聲音聽不出任何情緒。
“傳朕旨意。”
“宣鎮北王,即刻回京述職。”
“北境軍務,暫由兵部尚書曹嵩,全權接掌。”
旨意一下,跪在地上的曹嵩,眼中閃過一絲狂喜。
而站在一旁的宰相,則緩緩地,垂下了眼簾,將嘴角那抹得意的笑容,完美地隱藏了起來。
北境的天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