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金軍畢竟人多勢眾,宋軍雖拚死抵抗,仍是傷亡慘重,防線不斷後縮。
激戰正酣,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仿若上天也被這慘烈戰況激怒。
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瞬間將地麵化作泥濘,士兵們腳下打滑,行動更為艱難。但雙方殺紅了眼,全然不顧,在風雨中繼續廝殺。
趙翊望著身旁不斷倒下的將士,心中悲憤交加,仰頭怒吼:“天不助我大宋乎!”雨水混著血水,淌過他堅毅的臉龐。宗晴琳亦是滿臉悲戚,卻仍咬牙鼓勁:“翊哥哥,哪怕隻剩你我,也要戰至最後一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宋軍陷入絕境之時,山穀兩側山林中突然喊聲大作,一支奇兵如鬼魅般殺出。原來是附近山寨的綠林好漢,聽聞宋軍抗金,被其忠義所感,特來相助。
為首的寨主洪飛,手持大刀,聲若洪鐘:“宋軍將士莫慌,我等前來助戰!”這突如其來的援兵,令宋軍士氣大振,金軍則驚慌失措。
趙翊見狀,高呼:“眾將士聽令,與援軍並肩作戰,今日定要將金兵趕出此地!”宋軍與綠林好漢前後夾擊,金軍腹背受敵,終於潰敗,丟盔棄甲,四散逃竄。
經此一役,宋軍雖勝,卻慘勝如敗,傷亡大半,山穀中哀嚎遍野。
趙翊與宗晴琳身心俱疲,望著滿目的瘡痍,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宗晴琳哽咽道:“這麼多兄弟沒了,這戰爭何時是個頭啊……”趙翊將她攬入懷中,沉痛道:“晴琳,我知道你痛心,可隻要大宋還有一寸土地未被收複,還有一個百姓受金兵欺淩,我們就不能停下腳步。”
回營之後,二人忙著安置傷員、安撫士兵,未及休息,又有新的難題接踵而至。
朝廷聽聞宋軍與綠林好漢聯手,竟斥責趙翊勾結匪類,有違軍紀,要派人前來查辦。
同時,因戰事頻繁,周邊百姓逃亡,糧草征集愈發困難,士兵們又麵臨饑寒交迫之境。
趙翊怒極反笑:“朝廷不明事理,外敵當前,竟還窩裡鬥!”宗晴琳亦是滿心無奈:“翊哥哥,莫要氣壞了身子,當務之急,我們得想法子應對。
”二人商議後,決定宗晴琳回朝,麵見皇帝,陳情辯解,澄清真相;趙翊則留守營地,繼續整軍備戰,尋找糧草來源。
臨行前,二人執手相看,千言萬語儘在眼中。宗晴琳輕聲道:“翊哥哥,你在營地千萬小心,我定儘快回來。”趙翊緊握她的手:“晴琳,此行艱險,你要保重自己,我等你平安歸來。”
宗晴琳一路風餐露宿,趕回京城。朝堂之上,麵對皇帝與群臣的質疑,她毫不畏懼,侃侃而談:“陛下,諸位大人,如今金兵肆虐,大宋危在旦夕。
那綠林好漢雖出身草莽,卻心懷忠義,為抗金而來,與宋軍攜手乃形勢所迫,更是為保大宋江山社稷。
若此時查辦趙翊將軍,隻會令親者痛,仇者快,讓金兵坐收漁利。懇請陛下明鑒!”一番言辭懇切,說得皇帝麵露猶豫之色。
與此同時,趙翊在營地四處奔走,與士兵同甘共苦,終於覓得一處隱蔽山穀,穀中藏有前任官員為防戰亂囤積的糧草。
他又帶領士兵打獵、捕魚,勉強維持生計。雖艱苦異常,但士兵們毫無怨言,堅信在將軍與夫人的帶領下,定能度過難關。
宗晴琳在京城多番周旋,費儘周折,終獲皇帝信任,不僅打消了朝廷對趙翊的疑慮,還撥下一批糧草物資支援前線。她帶著喜訊,馬不停蹄趕回營地。
重逢那一刻,趙翊與宗晴琳緊緊相擁,仿若隔世。許久,趙翊鬆開她,看著她消瘦的麵容,滿是心疼:“晴琳,辛苦你了。”宗晴琳淺笑搖頭:“隻要能助你,助大宋,一切都值得。”
士兵們見夫人歸來,且帶來好消息,歡呼雀躍,士氣高漲。趙翊趁機整頓軍隊,吸納周邊有誌抗金的青年,補充兵力。
有了糧草物資,士兵們吃飽穿暖,訓練愈發刻苦,宋軍仿若浴火重生,重現生機。
然而,他們深知,金兵不會善罷甘休,大宋的烽火依舊綿延。
但在這亂世之中,他們懷揣著對家國的赤誠丹心,對彼此的深情厚誼,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邁向未知的戰場,去守護那山河破碎中的希望之光,直至太平曙光穿透陰霾,普照大地。
哪怕前路荊棘滿途,鮮血橫流,也絕不回頭,無悔此生抉擇。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