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翊看著這歡慶的景象,心中滿是欣慰。
但他也清楚,這隻是暫時的勝利,金兵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他立刻召集嶽飛、張憲等將領,商議下一步的防禦與備戰之策。
在軍帳中,眾人麵色凝重卻又透著堅毅。趙翊率先開口:“此次雖獲大勝,但金兵隻是暫時退兵,想必不久之後便會卷土重來。
我等需早做準備,加固防線,儲備糧草。”
嶽飛起身,拱手道:“趙將軍所言極是,末將以為,當趁此時機,加緊訓練新兵,提升我軍戰力。且可在邊境險要之地設伏,以防金兵突襲。”
宗澤點頭讚同:“嶽將軍之策甚好,此外,還需密切關注金兵動向,多派探子深入敵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一份詳儘的防禦計劃逐漸成型。
而在朝堂之上,徽宗聽聞大捷,也一掃往日的陰霾,在朝堂上大肆封賞有功之臣。
趙翊被加官進爵,可他卻上書推辭,隻懇請徽宗多撥軍餉,加固邊防。
徽宗雖有些不悅,但礙於情麵,也隻得應允。
日子一天天過去,邊境上宋軍嚴陣以待。
了望塔上,士兵日夜值守,目光警惕地注視著遠方。
操練場上,新兵們在老將的指導下,揮汗如雨,喊殺聲震天。
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回朝後,正如所料,在朝堂上爭得麵紅耳赤,互相推諉兵敗的責任。
金國朝堂一時間烏煙瘴氣,內部矛盾日益加深。
但在這混亂之下,複仇的火焰也在悄然燃燒。
不久之後,金國再次整頓軍隊,新的一輪南侵蓄勢待發。
而宋朝這邊,有了之前的勝利經驗,軍民一心,信心滿滿地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當金兵的鐵騎再次踏足宋境,迎接他們的是更加堅固的防線、更加勇猛的宋軍。
趙翊站在城頭,望著遠方滾滾而來的煙塵,拔劍高呼:“眾將士聽令,今日之戰,關乎家國存亡,隨我奮勇殺敵,讓金兵有來無回!”
城下,宋軍齊聲響應,聲震雲霄。刀光劍影之中,一場更為慘烈、關乎兩國命運的大戰拉開帷幕……這場戰爭持續數月之久,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
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但宋軍始終堅守陣地,沒有讓金兵再前進一步。
趙翊日夜操勞,既要統籌全局,又要親自上陣鼓舞士氣。
他的戰甲早已破損不堪,臉上滿是疲憊之色,可眼神卻依舊堅定。
在一次關鍵戰役中,宋軍被金兵圍困,形勢危急。
趙翊親率精銳部隊,如猛虎般衝入敵陣,左衝右突,殺得金兵人仰馬翻,硬是撕開一道口子,救出被困的將士。
嶽飛所率的嶽家軍更是聲名遠揚,他們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嚴明軍紀和超強戰力,讓金兵聞風喪膽。
每一場戰鬥,嶽飛都身先士卒,一杆長槍舞得虎虎生風,所到之處,金兵死傷無數。
宗澤則坐鎮後方,調度糧草,安撫百姓,為前線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他雖年事已高,卻日夜操勞,雙眼布滿血絲,還時常前往前線慰問將士,讓軍心大振。
隨著戰爭的持續,金兵漸漸力不從心。他們沒想到宋朝軍民如此頑強,內部又矛盾重重,糧草供應也時常受阻。
而宋朝這邊,百姓自發組織起來,為軍隊送糧送水,照顧傷員,軍民之間的情誼愈發深厚。
終於,在一場決定性的大戰後,金兵全線潰敗,狼狽北逃。
這一次,宋朝贏得了更為徹底的勝利。
趙翊望著遠去的金兵,長跪在地,麵向山河,眼中熱淚盈眶。
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將士用鮮血、百姓用生命換來的。
他暗暗發誓,定要守護這片山河,讓百姓永享太平。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