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破,柔和的光線透過雕花窗欞,灑在興慶宮的議事廳中。
趙翊身著玄色常服,身姿挺拔地端坐在雕花楠木椅上,手中握著一封書信。
李綱與趙顥得到傳召,匆匆趕來。二人踏入廳內,先是恭敬地向趙翊行了大禮,身姿筆直,神情莊重。
“二位,看看這個。”趙翊抬手,將手中書信遞出,目光深邃,透著探究。
李綱上前一步,身形穩健,雙手接過書信,動作沉穩而恭敬。
趙顥則微微側身,與李綱一同展開書信。
二人的目光迅速掃過信紙,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得凝重。
隨著閱讀的深入,李綱微微皺眉,目光如炬,手中不自覺地捏緊了信紙;趙顥則輕撫下頜,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
片刻後,李綱率先開口,聲音洪亮而堅定:“張元帥既然提出此議,想來也是深思熟慮。如今軍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這或許是一個變革的契機。”趙顥微微點頭,附和道:“不錯,我也覺得可趁此機會,聽聽各軍營主事將軍的建議,再做定奪。
太子殿下意下如何?”趙翊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讚同,微微頷首:“二位所言甚是,此事不可倉促決定。”
第二日,金鑾殿內,晨光透過巨大的琉璃窗,灑下一片金黃。
趙翊身著華麗的太子冕服,端坐在龍椅之下的雕花座椅上,神色威嚴。
李公公手持書信,尖細的聲音在殿內回蕩:“杭州張叔夜上書,懇請改軍製仿太子殿下的近衛師模式……”
朝臣們聽聞,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武將陣營中,折可適目光如鷹,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朗聲道:“末將讚同張元帥之議!如今軍隊編製混亂,指揮不暢,若能像近衛師那般權責分明,再設指導員負責思想教育,將士們的戰鬥力必定大增!”他身姿挺拔,氣勢如虹,話語擲地有聲。
一旁的呼延慶也點頭附和,濃眉下的雙眼透著堅定:“折將軍所言極是!末將在前線作戰時,深感軍製模式改革之必要。
唯有如此,方能克敵製勝,保我大宋江山!”呼延慶聲如洪鐘,雄渾的聲音在大殿內久久回蕩。
然而,以禮部尚書吳為之為首的部分朝臣卻麵露不悅。吳為之輕撫著胡須,眯起眼睛,慢條斯理地說道:“軍製模式改革事關重大,切不可貿然行事。
如今我大宋軍隊沿用舊製多年,運轉尚算平穩,何必無端生事?”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味道。
戶部尚書侯蒙也跟著附和,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吳尚書所言甚是。
改革軍製模式,必然需要大量錢財投入,這無疑會加重朝廷的負擔。
況且,若改革失敗,後果不堪設想。”侯蒙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帕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眼神中透著一絲不安。
趙翊靜靜地聽著朝臣們的爭論,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心中已然有了盤算。
待眾人的議論聲稍歇,他緩緩起身,目光如炬,掃視著大殿:“關於軍製模式改革一事,事關重大,不可草率決定。
本殿決定,先征求各地主導軍事的將軍及統帥的意見,再做定奪。”趙翊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
朝臣們紛紛行禮,表示讚同。
趙翊見狀,微微頷首,接著說道:“昨日拜祭英靈歸來,本殿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那些將士們為了我大宋江山,拋頭顱、灑熱血,我們絕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沉痛與堅定。
頓了頓,趙翊繼續說道:“本殿決定,大宋銀行從即日起,為烈士家屬提供10貫免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