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翊耐心解釋道:“師一般由23個旅組成,人數在1萬人以上,主要負責區域防禦和戰術指揮,下轄旅、團、營等。
師裡麵兵種較為齊全,有步兵、炮兵、騎兵等相互配合,協同作戰能力很強。”
“那這旅呢?”趙顥也忍不住好奇地問道。
“旅一般由3個團組成,人數在5千人以上。
它和師一樣,也承擔著區域防禦和戰術指揮的任務。
彆看旅的規模比師小,但在作戰時更加靈活機動,能夠快速響應各種突發情況。”趙翊詳細地介紹著。
接著,趙翊又說道:“團一般由3個營組成,人數在2千人以上,主要負責區域防禦和戰術指揮,下轄營、連、排。
團在作戰中是很關鍵的一環,它可以作為獨立的作戰單位執行任務,也能配合師、旅作戰。”
“營又是怎樣的呢?”李綱追問道。
“營一般由3個連組成,人數在1千人以上,是高級戰術分隊,一般在團或旅編成內遂行戰鬥任務。
直接隸屬於師以上單位的營稱獨立營,多遂行戰鬥勤務、技術勤務和後勤保障任務。
營裡麵分工明確,有戰鬥連負責衝鋒陷陣,也有保障分隊負責物資供應、傷員救治等。”趙翊回答道。
“這連、排、班的規模就更小了吧?”趙顥猜測道。
“沒錯,連一般由3個排組成,人數在1百人以上,是基本戰術分隊,主要任務是負責區域防禦和戰術指揮。
排一般由3個班組成,人數在50人以上,是戰術小分隊。
而班是最基層的單位,一般由1012人組成,彆看它小,卻是戰鬥執行的基礎,每個班的戰士緊密配合,完成各種具體的戰鬥任務。”趙翊將軍隊建製單位一一介紹完畢。
李綱和趙顥聽完,陷入了沉思。
他們在腦海中仔細梳理著趙翊所說的內容,思考著如何將這些的軍製理念融入到當下的軍隊改革中。
過了許久,李綱緩緩說道:“這樣軍製確實有其精妙之處,各單位之間層級分明、分工明確,協同作戰能力強。
但我們還需結合我朝當下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
趙顥也點頭表示讚同:“不錯,比如我們的兵種和裝備,在編製人數和作戰任務的分配上,肯定要有所區彆。”
趙翊笑了笑,說道:“二位所言極是,我們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製定出一套適合我朝軍隊發展的軍製。
接下來,我們再詳細商討一下具體的調整方案吧。”
於是,三人又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他們從兵種的配置、人員的選拔與訓練,到各級指揮官的任命與職責,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燭光搖曳,映照著他們專注而堅定的臉龐,一場影響深遠的軍製改革,正在這小小的房間裡悄然拉開序幕。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