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五月二十九,金國上京皇宮內,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金磚地麵投下斑駁光影。
完顏晟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凝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扶手,那上麵雕刻的龍紋仿佛在他的動作下活過來,張牙舞爪,卻又透著一絲不安。
完顏宗弼踏入大殿,玄色官袍在身後獵獵作響,腰懸的長劍隨著步伐輕輕晃動。
他身姿挺拔,眼神深邃,透著曆經沙場的沉穩與睿智。
見到皇帝,他單膝跪地,行了一禮,聲音低沉而恭敬:“臣完顏宗弼,參見陛下。”
完顏晟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緊緊盯著他,語氣中帶著懊惱與不甘:“宗弼丞相,看來你是對的,曾經那個軟弱無能大宋肥豬已不再了,已變成強大好戰的猛虎了,我們再也不能輕視了,看來之前議和條件確實太低了,也許議和隻是我們一廂情願,大宋根本就沒這個想法,我們的議和隊伍到哪了?是否派人讓他們回來呢?”
完顏宗弼聽到這話,瞳孔微微一縮,心中暗自歎了口氣:我都跟你說過了很多次,大宋早已今非昔比了,你不信啊,你們總停留在曾經的輝煌歲月不願意接受現實,我有什麼方法。
但這些話他自然不能說出口,臉上依舊保持著恭敬的神色,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才緩緩開口:“陛下,大宋確實今非昔比,可我們大金也有很大進步。”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與完顏晟對視,繼續說道,“關於議和,我覺得還是暫時不要讓議和隊伍返回來,反而讓他們加快速度讓他在六月初八之前趕到大宋東京城,希望可以有機會取得議和的機會。
在此之前應該派人快馬急鞭說我們想議和的意向透露給大宋,特彆是透漏給某些曾經幫助我們或願意幫助我們的朝臣,讓他們想辦法說服下宋帝趙翊接受議和,陛下覺得怎麼樣?”
完顏晟聽著,眉頭漸漸舒展,眼中露出讚賞的光芒,他站起身,大步走下台階,用力拍了拍完顏宗弼的肩膀:“宗弼你真是我們大金國的好丞相!”他的臉上浮現出久違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議和成功的希望,“就按你說的辦,立刻派人去辦!”
完顏宗弼再次行禮,退出大殿。
走出皇宮,他望著湛藍的天空,心中卻滿是憂慮。
大宋的崛起太過迅猛,議和之事又談何容易,可金國如今的局勢,也不得不嘗試這最後一線希望。
此時,金國的議和隊伍還未走出金國境內,已抵達萊州。
曾經,萊州並非邊境城市,而如今,隨著秦州的陷落,它已然成為了抵禦大宋的前沿陣地。
禮部尚書韓昉騎著馬,帶領著議和隊伍緩緩進入萊州城。
城門口,金兵手持長矛,目光警惕地掃視著過往行人,氣氛緊張得仿佛一觸即發。
韓昉皺了皺眉頭,心中湧起一股不安。
他抬頭望去,城牆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士兵,箭塔林立,城樓上飄揚的金國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進入城中,街道上冷冷清清,百姓們行色匆匆,臉上寫滿了恐懼與擔憂。
偶爾能看到一隊隊金兵快速穿過街道,奔赴各個防禦據點。
韓昉拉住一個行色匆匆的百姓,問道:“這城裡怎麼如此緊張?發生何事了?”那百姓慌張地看了他一眼,壓低聲音說:“大人,您還不知道?聽說宋朝已決定在9天後,也就是靖康元年六月八號決定全麵伐金了,再也不是以前小打小鬨了!昨天聽說丞相為此又調來5萬精銳部隊加強防禦呢!”
韓昉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手不自覺地抓緊了韁繩。
他心中一沉,議和之事本就艱難,如今大宋即將全麵伐金,這議和恐怕更是難上加難,甚至可以說已不可能了。
他的腦海中迅速閃過各種念頭,我們是否要退回?可是又沒收到陛下的旨意返回,若擅自退回,必然會受到嚴懲;
若繼續前行,在這樣的局勢下,議和隊伍說不定會陷入危險之中。
他騎著馬,緩緩前行,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糾結。
走到一處高處,他停下馬,望著遠處戒備森嚴的城牆和忙碌的士兵,心中思緒萬千。
萊州城的防禦工事在短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城牆上新添了許多投石機和滾木礌石,護城河也被加深加寬,水麵上漂浮著尖銳的木樁。
韓昉下了馬,走到城牆邊,一名金兵將領看到他的官服,立刻上前行禮。
韓昉問道:“如今局勢當真如此嚴峻?宋朝真的要全麵進攻?”那將領神色嚴肅,點頭道:“回大人,千真萬確!
我們已接到多份情報,宋朝大軍正在集結,不日便會殺來!”
韓昉心中一陣發涼,他轉身回到隊伍中,召集隨行官員商議。
官員們也是一臉焦慮,有人提議立刻返回,有人則認為應繼續前行,畢竟沒有接到陛下的命令。
韓昉聽著眾人的議論,頭痛欲裂。
最終,他抬起手,示意眾人安靜,沉聲道:“如今局勢不明,我們貿然行動恐生變故。
我決定先停下,等候陛下旨意後再做下一步打算。”眾人雖有擔憂,但也明白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韓昉安排好隊伍的駐紮事宜後,獨自坐在營帳中,望著搖曳的燭火,心中滿是無奈。
他不知道陛下會作何決定,也不知道大宋的進攻會給金國帶來怎樣的災難,更不知道這議和之事是否還有轉機。
在這寂靜的夜晚,萊州城的緊張氣氛愈發濃烈,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而他和議和隊伍,正處於這風暴的中心,命運未卜。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