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8 蘇達阿諳達_九州民間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九州民間誌 > 清朝那些事8 蘇達阿諳達

清朝那些事8 蘇達阿諳達(1 / 1)

清朝乾隆年間,京城西南方向,有個清平鎮,鎮子不大,卻煙火氣十足。鎮裡有個年輕小夥兒叫蘇達,生得濃眉大眼,身形矯健,自幼父母雙亡,靠著鄰居們你一碗粥、我一件衣的幫襯長大。蘇達心底善良,為人正直,平日裡在鎮上的鐵匠鋪幫工,每日裡風箱拉得呼呼響,鐵錘砸在鐵砧上叮當不停,雖說掙的都是辛苦錢,日子過得清苦,可他生性樂觀,也樂得自在。

這一年,清平鎮上來了一位神秘的喇嘛,自稱阿諳達。他身著一襲紅色僧袍,顏色鮮豔得在這樸素的小鎮裡格外打眼,手裡撚著一串油潤發亮的念珠,麵容祥和,可那眼神裡透著一股讓人捉摸不透的深邃智慧。阿諳達在鎮口搭了個簡易的帳篷,每日裡就在那兒誦經祈福,還會施展些醫術,為鎮上的百姓治病驅邪。

起初,大家對這個外來的喇嘛心存疑慮,畢竟清平鎮的日子一直按部就班,突然來了個陌生人,誰知道是真是假呢?可沒過多久,就有不少身患頑疾的人在他的醫治下逐漸康複。隔壁張大爺多年的腿疾,找了無數郎中都沒治好,阿諳達用了幾副草藥,再配合獨特的推拿手法,沒幾天張大爺就能自如地走路了。消息一傳開,阿諳達的名聲就在清平鎮炸開了鍋。

蘇達對阿諳達的到來十分好奇,鐵匠鋪一收工,他就往鎮口跑,蹲在阿諳達的帳篷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阿諳達誦經或者給人治病。阿諳達見蘇達心地純良,眼神裡透著對知識的渴望,便時常與他交談,向他講述一些佛法和世間的道理。從因果輪回,到做人的善惡準則,蘇達聽得如癡如醉,心中對阿諳達越發敬重,漸漸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師長,一有時間就纏著阿諳達問東問西。

一日,蘇達在鐵匠鋪勞作時,聽到幾個來打農具的村民在閒聊,說鎮上的大財主趙老爺家鬨鬼。這趙老爺平日裡尖酸刻薄,放高利貸、強占田地,沒少欺壓百姓,如今家中出了這等怪事,大家表麵上不敢多言,背地裡卻都暗自叫好,覺得是老天開眼。蘇達好奇心起,晚上收工後,趁著月色便悄悄來到趙府外,找了個角落,利落地翻牆而入,躲在暗處觀察。

夜色深沉,趙府內一片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更夫打更聲。蘇達剛藏好身形,就看見一個白色的身影在庭院中飄蕩,那身影飄飄悠悠,還不時發出陰森的叫聲,在這寂靜的夜裡格外恐怖。蘇達心中一驚,差點叫出聲來,但他骨子裡有股子倔強勁兒,很快鎮定下來,決定跟上去看個究竟。

那白色身影飄進了一間屋子,蘇達小心翼翼地靠近,貓著腰,大氣都不敢出,透過窗戶紙的破洞往裡望去。隻見屋內燭光閃爍,一個身著白色長袍的人正背對著他,手中拿著一個造型古怪、雕刻著奇異符號的物件擺弄著。蘇達剛想仔細看看,那人卻像是背後長了眼睛,突然轉過身來,露出一張慘白如紙的臉和一雙血紅的眼睛,咧著嘴發出一聲怪笑。蘇達嚇得頭皮發麻,寒毛直豎,轉身就拚命往外跑,心跳聲在耳邊砰砰作響,感覺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回到家中,蘇達一夜未眠,那恐怖的場景始終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閉上眼就是那慘白的臉和血紅的眼睛。第二天一大早,他顧不上吃飯,就迫不及待地來到阿諳達的帳篷,將昨晚的經曆添油加醋地告訴了他,說話間還帶著驚恐的神色。阿諳達聽後,微微皺眉,掐著念珠沉思片刻,說道:“此事恐怕另有蹊蹺,明日你帶我去趙府看看。”

次日,蘇達帶著阿諳達來到趙府。趙老爺聽聞阿諳達來了,心裡雖不情願,可又擔心阿諳達真有什麼神通,能看出自己的秘密,隻好滿臉堆笑,假惺惺地出來迎接。阿諳達也不客套,表明來意,趙老爺咬咬牙,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了。

阿諳達在趙府內四處查看,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眼神銳利得像能看穿一切。他時而蹲下摸摸地麵,時而湊近牆壁仔細端詳,還時不時閉上眼睛,像是在感受什麼。最後,他來到了蘇達昨晚看到鬼影的那間屋子。阿諳達在屋內緩緩踱步,突然,他停下腳步,盯著牆壁上一處不起眼的地方,伸手輕輕一推,“嘎吱”一聲,牆壁上竟然出現了一個暗格。

阿諳達伸手從暗格裡拿出一些奇怪的器具,有造型詭異的銅鼎,刻滿符文的竹簡,還有一本泛黃的古籍。他拿起古籍,小心翼翼地翻開,剛看了幾頁,臉色頓時變得十分凝重。他轉頭看向趙老爺,目光如炬,說道:“趙施主,你可知這古籍中記載的是什麼嗎?”趙老爺心裡一慌,臉上卻強裝鎮定,搖了搖頭,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阿諳達冷哼一聲,語氣冰冷地說道:“這是一本記載著邪術的古籍,你暗中研習邪術,危害百姓,如今家中鬨鬼,正是你種下的惡果。”

趙老爺見事情敗露,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苦苦哀求阿諳達救他。阿諳達沉思片刻,說道:“要化解這場災禍也並非難事,但你必須答應我,從此洗心革麵,不再作惡。若再犯,必遭天譴。”趙老爺忙不迭地點頭答應,就差指天發誓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諳達讓蘇達取來一些清水和朱砂,然後在屋內布置了一個法壇。他將黃表紙剪成奇怪的形狀,用朱砂畫上符文,又在法壇四周插上幾炷香,香煙嫋嫋升騰。阿諳達手持念珠,口中念念有詞,聲音低沉而莊重,將朱砂融入清水中,然後用柳枝蘸著,灑在屋內的各個角落。不一會兒,屋內彌漫起一股淡淡的香氣,原本陰森的氣息也漸漸消散,原本搖曳不定的燭光變得明亮而穩定。

處理完趙府的事情後,阿諳達和蘇達回到了帳篷。蘇達對阿諳達的神通廣大佩服得五體投地,拉著阿諳達的袖子,問道:“師父,您是如何看出趙老爺在研習邪術的呢?我怎麼就一點都沒察覺?”阿諳達微笑著說道:“世間萬物皆有因果,趙老爺為人不善,家中突然鬨鬼,這其中必有緣由。我踏入趙府,就感覺到一股隱隱的邪氣,尤其是那間屋子,陰氣極重。再加上暗格中的古籍和那些邪術器具,便確定了我的猜測。孩子,這世間善惡到頭終有報,我們修行之人,就是要維護這世間的正道。”

經過這件事,蘇達對佛法的興趣愈發濃厚,他打心底裡覺得佛法能洞察世間一切,能懲惡揚善。於是,他跪在阿諳達麵前,懇請阿諳達收他為徒,跟隨他學習佛法。阿諳達見蘇達心誠,眼中滿是堅定,便答應了他。從此,蘇達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跟著阿諳達誦經打坐,學習佛法和一些治病救人的醫術。阿諳達教得認真,蘇達學得刻苦,日子一天天過去,蘇達的進步肉眼可見。

時光荏苒,轉眼間幾年過去了。蘇達在阿諳達的教導下,不僅佛法修為日益精進,醫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學會了用草藥調理身體,用針灸治療病痛,時常跟隨阿諳達為鎮上的百姓治病。哪家孩子發燒咳嗽,蘇達背著藥箱就去;哪家老人腰酸背痛,蘇達也耐心地給推拿按摩,深受大家的愛戴,百姓們都誇蘇達是個好孩子,阿諳達教出了個好徒弟。

這一年,清平鎮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旱災。太陽像個大火球,高懸在天空,炙烤著大地,田地乾裂,一道道口子像一張張乾裂的嘴,莊稼顆粒無收。村裡的河水乾涸,露出了河床,原本生機勃勃的清平鎮變得一片死寂。百姓們生活困苦,樹皮都被剝光了吃,實在撐不下去,紛紛拖家帶口外出逃荒,一路上哭聲、歎息聲不斷。

阿諳達和蘇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四處奔走,拿著缽盂,挨家挨戶地為百姓們籌集糧食和水源。阿諳達還利用佛法,在鎮中設壇為大家祈福,他日夜誦經,聲音都變得沙啞,希望能早日降下甘霖。蘇達則跟著阿諳達,幫忙布置法壇,照顧前來祈福的百姓,一刻都不得閒。

然而,旱災依舊持續,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天夜裡,蘇達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身著一身素袍,仙風道骨,拄著一根拐杖,緩緩向他走來。老者告訴他,在鎮外的一座高山上,有一處神秘的清泉,隻要能找到它,就能解除清平鎮的旱災。蘇達剛想問具體位置,老者卻突然消失了。蘇達醒來後,將這個夢告訴了阿諳達。阿諳達聽後,掐指算了算,沉思片刻,說道:“這或許是上天給我們的啟示,明日你便去尋找那處清泉。此去路途艱險,你要多加小心。”

第二天,蘇達收拾好行囊,背著水囊,拿著一根木棍當作拐杖,告彆了阿諳達和鎮上的百姓,踏上了尋找清泉的征程。那座高山高聳入雲,山路崎嶇難行,荊棘叢生,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會被劃傷。蘇達一路上曆經艱辛,好幾次被石頭絆倒,摔得渾身是傷,又渴又餓,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找到清泉,拯救鄉親。

經過幾天的艱難跋涉,蘇達終於來到了山頂。他累得氣喘籲籲,四處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夢中的清泉。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隻白色的小鹿從他麵前跑過。那小鹿渾身雪白,眼睛像兩顆黑寶石,靈動可愛。蘇達心中一動,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便跟著小鹿追了上去。

小鹿帶著蘇達在山林中穿梭,左拐右繞,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個山洞前,然後一閃身,消失不見了。蘇達走進山洞,裡麵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還時不時傳來奇怪的聲響。他摸索著向前走去,心中有些害怕,但一想到鄉親們的苦難,又鼓起了勇氣。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蘇達心中大喜,順著聲音的方向快步走去,在山洞的儘頭,果然看到了一泓清泉。泉水清澈見底,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著光芒,蘇達捧起一捧泉水喝了下去,清涼甘甜,疲憊感瞬間消散。

蘇達趕忙用隨身攜帶的水囊裝滿了泉水,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回清平鎮。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護著水囊,生怕灑出一滴。阿諳達和百姓們看到蘇達平安歸來,還帶回了救命的泉水,都歡呼雀躍起來,眼中滿是希望的光芒。阿諳達帶領大家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祈福儀式,將泉水灑向大地,百姓們紛紛跪地,虔誠地祈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奇跡發生了,天空中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場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水落在乾涸的土地上,激起一陣塵土,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在雨中歡呼慶祝,有的喜極而泣,孩子們在雨中奔跑嬉戲。這場大雨持續了整整一夜,乾涸的田地得到了滋潤,莊稼也重新煥發出了生機,清平鎮又有了往日的活力。

旱災解除後,清平鎮又恢複了往日的繁榮。百姓們對阿諳達和蘇達感恩戴德,將他們視為神明,逢年過節都要到他們的住處拜訪,送上自家的土特產。然而,阿諳達卻深知,世間萬物皆有定數,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順應天命而已,從不居功自傲。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諳達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一天,他將蘇達叫到身邊,看著蘇達,眼中滿是慈愛和欣慰,說道:“蘇達,為師的使命已經完成,即將離開塵世。你要記住,佛法無邊,普度眾生,今後你要繼續弘揚佛法,造福百姓。莫要忘記自己的初心,莫要被世間的繁華所迷惑。”說完,阿諳達便閉上了眼睛,坐化而去。

蘇達悲痛萬分,淚水奪眶而出,他守在阿諳達身邊,久久不願離去。他按照阿諳達的遺願,為他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鎮上的百姓紛紛前來送行,哭聲一片。此後,蘇達繼承了阿諳達的衣缽,成為了一名高僧。他在清平鎮修建了一座寺廟,取名“清平寺”,每日裡在寺中誦經祈福,為百姓們治病消災。在他的努力下,清平鎮的百姓們生活幸福安康,佛法也在這裡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周邊的村鎮都聽聞了蘇達的善舉,紛紛前來請教佛法,蘇達總是耐心地解答,將阿諳達的教誨傳遞給更多的人。

許多年後,當人們再次提起阿諳達和蘇達的故事時,依然會被他們的善良和慈悲所感動。他們的事跡在清平鎮代代相傳,成為了人們心中永恒的傳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善、向美,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喜歡九州民間誌請大家收藏:()九州民間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回到58年了,我還不能躺平 瞎混在民國 在荒野求生 記憶狙擊 異能世界:我開局召喚愛莉希雅 禦獸:弟弟害死我後,他也重生了 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今夜不眠 再回2012,商界大佬都說我是個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