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書房被台燈染成昏黃,林深將公文包甩在沙發上,拉鏈撞出悶響。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下了起來,雨點砸在玻璃上,像無數雙急切的手在敲打。
他摩挲著信封上火漆印的道觀徽記,想起柱子遞信時欲言又止的神情,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
信封裡滑出幾張泛黃的紙張,邊角卷曲如枯蝶。
最殘破的那張幾乎碎成絮狀,“隕鐵”二字在褶皺間若隱若現,旁邊歪扭的符文像某種垂死的生物在掙紮。
其他幾張雖保存稍好,“天啟”“大爆炸”等字眼卻如重錘般砸進眼簾——字跡間夾雜著潦草的速寫,斷壁殘垣中倒伏著焦黑的人形,遠處天空裂開蛛網狀的紋路。
“這不可能……”林深的手指撫過紙麵,仿佛觸到了百年前的餘溫。
他走向角落的智能機器人,金屬外殼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機器人的光學傳感器閃爍兩下,機械臂平穩地接過紙張,掃描光束快速掠過紙麵。
刹那間,書房頂部的全息投影驟然亮起,1626年的王恭廠化作一片火海,蘑菇雲衝天而起,百姓淒厲的慘叫從環繞音響中迸發,震得林深耳膜生疼。
當機器人將鏡頭對準符文時,機身側麵的警示燈立刻轉為紅色循環閃爍。
“警告!檢測到未知數據結構,啟動防禦協議。”
它的語音模塊保持著平穩的電子音,機械關節卻迅速收緊,進入待命狀態。
散熱口開始高頻運轉,發出類似風扇全力加速的嗡鳴,顯示屏上實時跳出數據流防護牆的構建進度。
“檢測到外部入侵嘗試,已攔截37攻擊。”機器人機械臂末端彈出數據乾擾器,在空中劃出藍色光軌。
整個房間的智能設備同步發出警報,燈光轉為安全模式的幽藍色。
林深試圖靠近查看情況,卻被機器人伸出的機械臂攔住:“檢測區域存在風險,建議保持安全距離。”
第二次讀取時,機器人的防禦矩陣明顯加強,房間內的智能窗簾自動閉合,切斷所有外部信號源。
“啟動電磁屏障,網絡端口進入隔離狀態。”它的機身微微發燙,金屬外殼浮現出細密的冷凝水珠,顯示著超負荷運轉的狀態。
第三次嘗試時,機器人直接進入強製休眠,所有顯示屏熄滅前,最後閃過一行穩定的白色字符:“數據已加密封存,等待人工授權。”
就在林深準備重啟設備時,機器人突然發出清脆的提示音,眼部傳感器重新亮起溫和的藍光:x公司神經網絡重建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窗外的雷聲恰好響起,與機器人的語音在雨聲中交織。
林深點擊確認,鎏金邊框的邀請函在全息投影中徐徐展開。
看到“演講嘉賓:林深,主題:腦機接口在神經網絡重建中的應用”時,他的瞳孔猛地收縮——自己從未向x公司投遞過研究成果,對方如何得知他的研究方向?
繼續隨意滑動頁麵,看到嘉賓名單中“林淺腦神經臨床醫學專家”,他暗自點頭,前天林淺確實提過此事,受邀也算正常。
當掃到“蘇晴精神病及心理學專家”時,林深微微挑眉,看來這次研討會要求涉及的麵著實廣泛,從腦機接口到臨床醫學,再到精神心理領域,幾乎涵蓋了神經科學的多個層麵。
他坐直身子,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能與這些領域的頂尖專家交流探討,對他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想到即將展開的學術碰撞,一股難以抑製的激動在心底翻湧。x公司,那在科研界可是聲名赫赫。
總部設在美國的它,憑借雄厚資金與頂尖科研團隊,在生物克隆領域一路披荊斬棘。
已成功實現多種瀕危動物的體細胞克隆,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x公司同樣成績斐然,不僅攻克了器官長時間保存的難題,研發出新型冷凍保存技術,還通過獨特的回暖方案,大大提升了移植器官的存活率,無數瀕危生命因此重獲生機。x公司更是走在行業前列,積極探索前沿技術,將神經科學與先進科技深度融合,致力於為神經係統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此次神經網絡重建學術研討會,也難怪能吸引全球眾多頂尖專家彙聚,想必又將在該領域掀起一場學術革新的風暴。
喜歡極無邊請大家收藏:()極無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