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紅柳為冠舞山窪,雪蓮入藥慎為先_新閱微異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新閱微異談 > 第41章 紅柳為冠舞山窪,雪蓮入藥慎為先

第41章 紅柳為冠舞山窪,雪蓮入藥慎為先(1 / 1)

【紅柳奇娃】——

在烏魯木齊那連綿起伏、人跡罕至的深山之中,常有牧馬者的身影出沒。這些牧馬人長期與山林為伴,見慣了山中的四時風光與各類奇珍異獸。然而,他們總會遇見一種極為奇特的小人,身高不過尺許,身形小巧玲瓏,卻令人嘖嘖稱奇。仔細瞧去,這些小人的模樣豐富多樣,男女老幼一應俱全,每一個都刻畫得好似自然的精巧傑作。

每至紅柳肆意吐花之時,漫山遍野皆是嫣紅翠綠相互交織的盛景。這些小人便活躍起來,它們紛紛伸出纖細的小手,折下柔嫩的柳枝,憑借著靈巧的技藝,將柳枝精心盤繞成一個個精巧的小圈。隨後,它們興高采烈地把這些小圈戴在頭頂之上,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冠冕。緊接著,它們便成群結隊地開始躍舞起來,那歡快的姿態,仿佛是在慶祝一場盛大的節日。與此同時,它們口中還發出“呦呦”的聲音,清脆悅耳,宛如按照特定的曲調在歌唱,為這靜謐的深山增添了一抹彆樣的靈動與活潑。

有時,這些小人竟會趁著牧馬人不注意,偷偷溜到行帳之中竊取食物。一旦被人發現並當場抓住,它們就會瞬間露出驚恐的神色,雙腿一軟,直直地跪在地上,眼中噙滿淚水,那可憐兮兮的模樣,讓人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憐憫。倘若有人將它們捆綁起來,它們便會性情大變,開始絕食抗議,直至生命消逝,仿佛在以這種極端的方式扞衛著自己的尊嚴。

而當人們心生不忍,將它們釋放時,這些小家夥起初還不敢貿然離去。它們小心翼翼地邁出步子,走了僅僅幾尺遠,便會不由自主地回過頭來,眼神中滿是警惕與不安,似乎生怕這隻是一個陷阱。要是有人在此時追上去大聲嗬斥,它們便會立刻再次跪下,悲泣不止,那哭聲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委屈與恐懼。隻有當它們離開人足夠遠,確認不會再被追上時,才會鼓足勇氣,突然發力,敏捷地越過山澗、翻過山嶺,如同一道轉瞬即逝的幻影,迅速消失在山林深處。儘管牧馬人多次試圖探尋它們的巢穴與棲息之地,可終究一無所獲,那些地方仿佛被大自然刻意隱藏起來,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經過人們的仔細觀察與分析,這些小人既不是由樹木成精幻化而成的木魅,也並非山中常見的野獸。它們大概屬於傳說中僬僥一類的神秘生物。由於無人知曉它們確切的名字,又因為它們外形酷似天真爛漫的小孩,且對紅柳極為喜愛,總是喜歡將紅柳編成的圈戴在頭上,所以大家便親切地稱呼它們為“紅柳娃”。

邱縣丞天錦,在一次巡視牧廠的過程中,機緣巧合之下,竟然成功捕獲了一隻紅柳娃。他滿心歡喜,如同得到了稀世珍寶一般,為了能長久地保存這個奇特的生物,他將其製作成乾臘標本,小心翼翼地帶回了家中。回到家後,他迫不及待地對這隻紅柳娃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他驚訝地發現,這隻紅柳娃的須眉毛發,與人類竟毫無二致,每一根毛發都清晰可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由此,人們更加確信,《山海經》裡所記載的竫人,並非古人憑空虛構的傳說,而是真實存在過的。

由此進一步推斷,既然世間存在如此微小的生物,那麼與之相對應的,必然也存在著極為巨大的生物。就如同《列子》中所描述的龍伯之國,那裡的巨人能夠輕易地釣起背負著仙山的巨鼇,如此神奇的國度,也必定是真實存在於浩瀚宇宙之中的,隻是它們或許隱匿於世界的某個神秘角落,等待著後人去探索、去發現。

【塞外雪蓮】——

在遙遠的塞外,那片被皚皚白雪與峻峭山巒所覆蓋的廣袤之地,生長著一種舉世聞名卻又神秘莫測的植物——雪蓮。這裡的崇山峻嶺,常年被厚重的積雪層層包裹,仿佛是一片銀色的夢幻世界,而雪蓮,就悄然綻放在這極致嚴寒的冰雪之中。

雪蓮的外形,乍一看,竟與現今人們常見的洋菊有著幾分相似。它花瓣舒展,層層疊疊,簇擁著中間金黃的花蕊,隻是因為名字裡帶著“蓮”字,才讓它在人們的認知裡多了幾分超凡脫俗的韻味,仿佛沾染了蓮花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氣質,實則它與蓮花在品類上並無直接關聯,僅僅是名字賦予了它彆樣的遐想。

雪蓮的生長規律十分獨特,它們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其中,雄性的雪蓮個頭稍大一些,宛如一位魁梧的衛士;雌性的雪蓮則相對嬌小玲瓏,像是依偎在旁的溫婉伴侶。然而,它們雖為一對,卻並不生長在一處,也不是從同一根莖上萌發。彼此之間,往往隔著一兩丈的距離,像是上天特意安排的一場奇妙的守望。神奇的是,隻要發現了其中一株,順著周邊仔細尋覓,另一株必定能被找到。就好比菟絲與茯苓,雖然形態各異、生長位置不同,但它們都是由同一種天地靈氣孕育而生,彼此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而難以言喻的聯係,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絲線,將它們緊緊相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當地,流傳著諸多關於尋找雪蓮的奇異說法。若是有人遠遠地望見了這潔白如雪、在冰天雪地中傲然挺立的雪蓮,悄無聲息、默默前往探尋,那麼大概率能夠順利采摘到。可一旦此人興奮地指著雪蓮,將其位置告知旁人,這原本靜靜綻放的雪蓮竟像是有了靈性一般,瞬間就會縮入厚厚的積雪之中,刹那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在這片土地上存在過。哪怕後來者費儘心思,用工具掘開厚厚的積雪苦苦尋覓,也再難覓得其蹤影。這種草木似乎擁有感知外界的能力,著實令人費解。當地的居民們都深信不疑地說:“這是山神在庇佑、珍惜這些雪蓮呢。”或許,真的是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守護著這冰原上的珍寶吧。

從雪蓮的特性來看,它生長在這酷寒至極的地方,按常理推測,其性應該寒涼。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雪蓮的特性極為燥熱。大自然的陰陽之道總是如此微妙而獨特,世間萬物,陰陽二氣隻有偏盛之分,而絕無一方完全缺失的可能。當外部環境被陰氣重重籠罩,積雪不化,寒冷至極時,內在的純陽之氣反而會在這極端的環境中悄然凝聚、孕育。就如同《易經》中的坎卦,一陽爻深陷於二陰爻之中;剝卦和複卦,一陽爻分彆居於五陰爻的上下,這些卦象所蘊含的哲理,正生動地詮釋了這種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奇妙現象。

在醫藥領域,雪蓮常常被人們用來浸酒,製成滋補身體的藥劑。然而,服用這種雪蓮浸酒,很多人會出現血熱妄行的不良症狀。血液在體內不受控製地肆意流動,可能引發各種不適,甚至疾病。更有甚者,有的人懷著不恰當的目的,將雪蓮用於配製媚藥,其帶來的危害更是不堪設想,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破壞家庭和睦,甚至可能引發一係列社會問題。

天地之間,陰陽必須保持平衡協調,萬物才能蓬勃生長、繁榮昌盛;在人的身體內部,同樣需要陰陽和諧,全身的經脈氣血才能順暢流通,維持健康的狀態。因此,古代醫學經典《素問》中明確指出:“陽氣過於亢盛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隻有通過相互製約、相互調節,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

自從元代醫學家朱丹溪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術觀點之後,後世的許多醫家在理解和運用時,卻偏離了其原本的主旨。他們往往過度依賴苦寒性質的藥物,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抑製體內所謂“過盛”的陽氣,卻未曾料到,這樣做反而會損傷人體自身的生氣與活力,就像過度砍伐森林,雖能暫時抑製某些“過盛”的生長,卻破壞了整個生態的平衡。

明代醫學家張介賓等人察覺到了這種偏差,試圖加以糾正。然而,他們在糾正的過程中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於偏向補陽。大量地使用人參、黃芪、肉桂、附子等溫熱性的補陽藥物。起初,這些藥物或許能讓人體在短期內感受到精力充沛、身體狀況有所改善,但長此以往,當藥物的副作用逐漸積累,其危害也不容小覷,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這就好比駕駛一艘船,原本是在航道的一側偏離了方向,為了糾正卻過度轉向,結果駛向了另一側的危險區域。

《易經》倡導扶持陽氣,以保持生命的活力與生機,但同時也在乾卦的上九爻告誡世人,“亢龍有悔”,意思是當龍飛到極高的位置時,就會麵臨悔恨之事。這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任何事物發展到了極致,就必然會走向反麵。在養生治病的過程中,如果不懂得把握陰陽平衡的度,無論是過度伐陽還是過度補陽,都將給身體帶來嚴重的損害。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日益豐富,各種欲望也不斷膨脹。熬夜、暴飲暴食、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愈發普遍,導致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人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溫補的藥劑因其能在短期內讓人體感受到明顯的改善效果,而受到許多人的追捧和信賴。越來越多的人堅信,隻要服用這些補藥,就能讓身體恢複健康、充滿活力。然而,他們卻忽略了長期依賴補藥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

回顧曆史,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學說與治國理念,往往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一味地用藥物攻伐陽氣,就如同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所倡導的刑名之學,過於嚴苛峻急,雖能在短期內維護社會秩序,但長期實行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而一味地用藥物補陽,又恰似商鞅推行的富強之術,雖能使國家在短期內迅速強大,但過度追求功利,忽略了長遠的發展和平衡,最終也會對國家的根基造成損害。

雪蓮也是如此,它雖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其功效遠遠抵償不了因不合理使用而帶來的禍患。人們在追求健康和利益的道路上,若不能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賦予的資源,不懂得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就如同在黑暗中盲目摸索,最終可能不僅無法達到目的,反而會給自己帶來無儘的痛苦和損失。

喜歡新閱微異談請大家收藏:()新閱微異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中藥世家 記憶的金屬紋路 神選者的神諭 星淵回響:文明共生啟示錄 雙花影裡舊煙台 重生1990:老婆,我養你 穿越超神:我能召喚童年機甲 落英詩集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鄉村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