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公安局專案小組,夜深。
牆上的資金流程圖被重新繪製。所有“資金清白”的斷點都被紅筆標注了一個關鍵詞:司法盲區。
程望站在流程圖前,一言不發,盯著那個頂端的名字:林毓辰。
“他是裁縫。”程望緩緩開口,“裁縫善於把腐爛的布料縫成體麵的西裝,把死人縫進股東名單裡,把肮臟的現金縫進新樓盤。”
雷涵神情低沉:“可他做得太利索,法律沒留下針腳。”
“針腳在他沒控製的地方。”程望目光一凝,“在殼公司和人力資源板塊。”
技術小組重新調取辰曜資本名下“江州謙智財務谘詢”與“惟辰顧問”往來數據。
發現兩個細節:
1.某一階段,兩家公司之間有過六次金額完全相同的雙向轉賬,間隔不過數分鐘;
2.其中兩筆交易,由“江蘇瑞安人力資源外包公司”開票,但該公司法人注冊地實為安徽偏遠縣城一戶農民。
“我們找到漏洞了。”雷涵說。
“假發票。”程望淡聲說,“偽交易+空轉賬+真實開票=犯罪點。”
“可這筆開票金額,剛好壓在刑事立案線以下。”
“那就查票源。”程望說,“從人力資源公司入手。”
次日清晨七點,警方兵分三路,前往以下三地展開搜查:
?“江蘇瑞安人力資源外包有限公司”注冊地址;
?安徽農民戶口地址;
?江州謙智財務谘詢實際辦公地址。
第一路小組人力公司):辦公樓為共享辦公區,注冊人名為“趙蘭花”,實為一名六十歲清潔工,從未參與財務。
她簽署公司注冊文件的過程,被其兒子“趙明”隱瞞為“居住證登記”,現已配合錄口供。
第二路小組安徽):查明“法人賬戶”曾被中介以“租身份證開公司”名義辦理。背後中介為江州一名名叫“許大朋”的前銀行理財經理。
第三路實際辦公):謙智公司辦公地點雖掛牌為財務谘詢,實為空殼代賬辦公,地址下屬30餘家公司,月租統一交由“辰曜商業物業”收取。
整個網絡,最終再度彙攏到黃子謙所控製的資產池。
上午十點,會議室內。
雷涵將三條路徑整合為一張“洗錢邏輯圖”:
1.利用人頭開設公司,完成資金“轉移軌跡”掩蓋;
2.以殼公司與虛構業務開票,製造資金合規性;
3.所有公司辦公地址統一,回流至辰曜資本物業;
4.個彆票據與命案發生時間重合。
程望指著那張票據——標注日期為劉欣蕾失蹤後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