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萍自知難以取勝,便使用這種打法拖延時間。
十幾招過後,梨園先生還未弄清使用的什麼劍法。
一晃又是十招過去,馬翠萍幾次被震得倒退幾步,險些身受重傷,她很成功地使用旋風劍法中的騰、挪、閃、躍、與劈、削、刺、挑,身法與劍法連貫合一使得出神入化,神鬼莫測。
漸漸地,梨園先生覺察出了什麼,他反複推敲,覺得對手的劍法精妙,畢竟功力不濟,但劍法如此快捷迅疾,又絲毫不成套路,可見對手劍法不同凡響。
“莫不是旋風劍法吧?”梨園先生自語了一句。
梨園先生心裡如此想,手腳絲毫也不緩慢,順手使出一招“鶴去南山”。
馬翠萍見對方使用的招式頗為相識,也跟著使出一招“日沉北海”,劍鋒所指與梨園先生的手掌隻差寸許。
梨園先生一招“順手牽羊”。
馬翠萍毫不猶豫地使出一招“金雞點頭”。
梨園先生露出兩排尖細的牙齒,一副得意的神態。
馬翠萍一麵出招,眼睛流星般地注視周圍的動靜,當她看到梨園先生露出獰笑,才知道自己上當。
梨園先生見對方猶豫,正待發招,忽聽得一聲尖叫,一個人影如雄鷹展卻在半空一掠而至,雙腳錳一蹬,直朝梨園先生胸腹揣去。
馬翠萍驚呼一聲:“師哥!”
來人正是龔劍雷。
原來龔劍雷下山前,霹靂山人親自傳授了九嶷山獨特的內功——禪心功法。這段時間來,他總是默默的做功課,按照師祖教給他的方法推動血液流暢,反複循環有序。
龔劍雷天生麗質,內家功力與日聚增,已到了隔壁傳音,隔山聽聲的境界。
這功夫在當今武林中能達此境界為數不多。
龔劍雷見馬翠萍去找泉水,自己便坐在草地上,微微地閉目沉思,靜聽不遠處傳來的打鬥聲,他聽得出來,並非多人群殺,而是兩人單打獨鬥,進入他耳中的咚咚之聲,清新而有節奏,無絲毫慌亂之狀。
正當他聽得入神忘記一切之際,馬翠萍的馬匹抬起頭,前蹄高揚作疾奔之狀,向著天空發出嘶鳴的一聲巨吼,拉著長長的尾音——嘶啞——
龔劍雷被吼聲驚醒過來,舉目一望,無絲毫異狀,他偶然想起馬翠萍去找水喝還沒回來,不由大駭。
他靈敏地一彈而起,腳下一點躍上山坡,朝馬翠萍去的方向追過去,山坡不高十餘個起落便到坡頂。
龔劍雷立在坡頂,看不見人,心中更慌,聽見打鬥之聲更加激烈,不顧一切地朝打鬥處奔去。
當他看見人時,馬翠萍與梨園先生交手,旁邊還站立一個中年人,他雙臂一振,一聲嘶鳴,如雄鷹掠雞,一個起落俯衝而下,雙腳直揣梨園先生胸胸腹。
梨園先生並不回頭,往旁邊一閃,身體旋轉半圈,凝目注視。
龔劍雷撲了個空,由於來勢很猛,難以控製,身體橫斜著飛出,躍在地上。
馬翠萍發出一聲驚呼。
梨園先生露出得意的微笑。
龔劍雷頭朝地,腳朝天,倒立著在地上旋轉了一圈,然後雙腳下垂,抬起頭來,穩穩地站立著。
梨園先生看得呆了,這倒立功並不少見,而經天緯地之功,乃今古未見之奇功。這少年定是武林中的奇才。
龔劍雷凝視梨園先生一會,似乎感到意外,冷冷地說道:“閣下為何總隱身暗處,跟隨在我哥們左右?”
“分明是你們盯我的梢,還反咬我一口!”梨園先生冷冷地反駁道。
“哈……”龔劍雷一聽大笑不止,笑聲鏗鏘,很顯然其內家功力已至上乘。
梨園先生聽了一陣茫然。
龔劍雷說道:“閣下可曾知道我哥們走的是什麼路呀!”
“這個……我不曉得,誰知道你們是什麼黑道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