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32歲布迪從裡麵打開藍色鐵皮大門,“是你?”
陳響把今天發生的事情介紹一遍,送上禮物。
把陳響請進家裡,布迪介紹道,“蒂卡在樓上玩遊戲,她上午出去的時候說和女同學出去玩,沒想到去了你那裡。”
這也是陳響沒想到的,等他離開後,蒂卡大概率會被批評。
喝過一杯咖啡,陳響提出告辭。
“不著急走,”客廳裡,布迪又給陳響倒一杯咖啡,“你是商人,聊聊你對現任政府怎麼看?”
“蘇洛總統乾得很好,”陳響花式誇讚,“印尼經濟複蘇、民主進步,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印尼的明天會更好。”
布迪看著陳響的眼睛追問,“作為華人,你對我們是不是有很多意見?”
“我是華人,也是印尼人,難道我的爪哇語說得不標準?”
“那你為什麼不肯說實話?”
陳響反駁,“我沒有說假話啊。”
“我們現在生活確實比以前好很多,但在世界之林中依然落後,主要原因是官員貪腐,你明明知道原因,卻說違心話,是什麼意思?”
三次見麵,陳響兩次發現布迪性格有些扭曲,也可能是脆弱?經不起打擊的樣子。
考慮對方是法學博士,將來可能會當官,陳響更不會批評。
再說,當地普通人生活好不好與他有毛線關係?
緩緩搖頭,陳響為自己狡辯,“在我看來,印尼一直在進步。”
“印尼1945年建國(1949年才被荷蘭承認),對比晚四年建國的東方大國,他們已經成功舉辦過奧運會,獎牌數量隻比美國少一點,而我們不僅經濟更差,上一屆北京奧運會更是隻有22人參加,你不覺得這是恥辱嗎?”
“布迪大哥,”陳響直白問,“你想說什麼?”
“我想從政,參加競選三寶壟市長,改變現狀,你能不能支持我?”
“當然,”陳響一口答應,“我支持你。”
“我希望你能出錢,並替我站台,說服華人給我投票。”
看得出來,布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他性格有弱點,不太容易成功。
即使他容易成功,陳響也不會幫忙。
受過九年義務教育,聽過‘卸磨殺驢’‘狡兔死走狗烹’,陳響不會乾傻事,委婉拒絕,“布迪大哥,我隻是小商人,隻想賺點小錢,沒有大誌,對政治沒興趣。”
“我以為你會不同,沒想到你和多數人一樣,沒有遠大追求,是我看錯你了。”
陳響不說話,他其實有遠大追求,追求湯米及其全家早點死。
聊天聊崩,陳響告辭離開。
....
不著急回作坊,太陽下山之前,陳響在馬都拉族人開的理發店裡剪了一個頭發。
對著全身鏡子看,最初的瘦弱無力感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臉上、脖子、手臂有線條,皮膚有健康色,穿鞋身高超過1.8米。
猛看有些帥,細看更好看。
難怪服裝店的阿伊莎和蒂卡會有好感,彆說她們,就是當紅女明星看到某人也會走不動路吧?
心情美麗,給出去兩萬盾,走出理發店,陳響沒有直接離開,步行七八步,來到一個流動小販前。
小販用的是手推車,車長約兩米、寬約一米,整體刷成粉紅色。
除表麵的卡斯爐灶,還有多個抽屈,整體做工比較好。
小車當地語言是kak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