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陽站在那間偏殿裡,目光在古籍和卷軸之間遊移。屋內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香,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能吸入一段塵封的曆史。
他輕輕合上手中那本關於“九針十三灸”的古法醫術典籍,抬頭看向那位素衣女子:“你們……是不是還有更大的計劃?”
女子沉默片刻,忽然開口:“你知道的越多,危險也就越大。”
“那正好。”陳青陽嘴角一揚,“我這個人,從來不怕危險。”
女子深深看了他一眼,轉身離去。
陳青陽站在原地,手指輕輕摩挲著手中的書頁,眼神逐漸凝重。
他知道,自己已經踏入了一個更深的漩渦。
而這,才剛剛開始。
他合上書,輕聲自語:
“這局棋,到底誰是執棋人?”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山穀的薄霧灑落在歸雲堂前的石階上。陳青陽、林子墨和另一位助手小趙坐在堂前的木椅上,等待天衡會高層的正式會談。
“昨晚那女人沒再出現。”林子墨低聲說,“但我覺得她話裡有話。”
“她要是真想讓我知道點啥,就不會隻說半句。”陳青陽一邊啃著一塊乾糧,一邊用筷子敲了敲桌上的茶杯,“不過嘛,從她的眼神來看,天衡會內部恐怕也不是鐵板一塊。”
小趙皺眉:“你是說他們內部也有分歧?”
“八成。”陳青陽咧嘴一笑,“一個組織如果太乾淨,反而不正常。咱們現在就是個攪屎棍,得把水攪渾了,才能看清底下藏著什麼。”
正說著,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五名身穿黑色長袍的男子緩步走來,為首的是昨日那位中間人,臉上依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容。
“陳先生,早啊。”他語氣輕鬆,像是昨天那場試探從未發生過。
“早,你們這兒的空氣比城裡清新多了。”陳青陽拍拍褲子站起身,“看來貴會不僅懂醫術,還懂得養生之道。”
中間人微微一笑:“請吧,會議廳已備好。”
幾人穿過回廊,來到一間布置典雅的議事廳。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黃帝內針圖》,案幾上擺放著幾卷泛黃的醫書,角落裡還有一尊銅製人體穴位模型。
氣氛看似友好,實則暗流湧動。
“我們歡迎陳先生的到來。”中間人率先開口,聲音平穩如水,“也願意就合作事宜進行探討。”
“謝謝。”陳青陽點頭,“那我也開門見山。你們收集這些失傳醫術,究竟是為了複興傳統醫學,還是另有所圖?”
“當然是複興。”另一名黑袍男子冷笑一聲,“難道你以為我們會拿這些古籍當柴火燒?”
“彆誤會。”陳青陽攤手,“我隻是好奇,你們怎麼看待現代醫學?畢竟現在治病救人,可不是單靠一根銀針就能搞定的。”
“現代醫學?”那男子嗤笑,“不過是西方那一套標準化流水線罷了。真正的醫道,講究的是因人而異,辨證施治。”
“喲,有點意思。”陳青陽挑眉,“所以你們是打算搞個‘中醫複興計劃’?還是準備開個私塾,教大家背湯頭歌訣?”
“你是在嘲諷我們?”男子臉色一沉。
“不敢不敢。”陳青陽擺手,“我隻是覺得,光靠複原古法,未必能應對現代社會的複雜病症。比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這些可不像古代那樣,喝碗湯藥就能痊愈。”
“那是你們不懂。”男子冷哼,“我們正在研究一種結合古法與現代科技的療法,效果遠超西醫。”
“哦?”陳青陽來了興趣,“具體說說?”
“抱歉。”中間人插話,“有些東西,還不適合公開。”
“理解理解。”陳青陽笑著點頭,“不過嘛,既然是談合作,總得拿出點誠意吧?不然我這邊回去也沒法交代。”
“誠意?”一名年長些的黑袍人終於開口,“你們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能帶來的,是活生生的人。”陳青陽直視對方,“你們複原古法,需要臨床試驗對象,對吧?我可以提供病人資源,甚至可以協助你們做數據統計和療效分析。”
“聽起來不錯。”中間人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但你說的合作,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共享研究成果?”
“當然。”陳青陽點頭,“雙贏才是王道。”
“但我們更喜歡贏兩次。”黑袍男子冷冷接話。
場麵頓時陷入僵局。
“你們的意思是——”林子墨忍不住開口,“隻想利用我們,卻不肯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