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新型軍械_暗刃如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暗刃如鋒 > 第255章 新型軍械

第255章 新型軍械(1 / 1)

宋誌正帶領著張國維、蔣其昌、侯世明等十幾個人,正在春城呈貢山軍工廠實驗室,進行著緊張著的實驗。

張國維與其他人一樣,血絲滿眼,滿臉的疲憊。他已經連續24小時沒有休息了。而身旁的蔣其昌、侯世明等人,三天內隻睡了6個小時。

三天內一眼不眨的宋誌,依然神采熠熠。

作為攀枝花工業生產基地的負責人,張國維拋下繁忙的基地建設,受宋誌的召喚,前來研究兩項軍事產品。

擅於機修的張國維,負責機械相關的設計、實驗和矯正等工作。

這兩項目是高射機槍與高射炮的設計,以及改造和火箭筒的研發。

二戰期間最著名的高射炮當屬普魯士的88毫米高射炮8.8fak183637),具有多功能性。

最初設計用於防空,但因其高初速和精準度,成為二戰中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衍生型號如pak43反坦克炮和虎式坦克的主炮,進一步擴展了其戰場角色。

其技術特點是射速快、彈道平直,中口徑設計兼顧火力與機動性。對空和擊毀坦克的能力非常突出。

但其最大的缺點是,重量最輕的都需要五噸,口徑也需要88毫米,這不僅造價昂貴,最主要的是華夏需要鋼鐵,這是不可避免的。

而宋誌相中的是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口徑40毫米,射速120發分鐘,有效射高約3000米,結構輕便,盟軍與軸心國二戰期間均大量仿製,被譽為“二戰最成功防空炮之一”

瑞典博福斯高射炮,重量隻有1.98噸,口徑隻有40毫米。

而且宋誌對幾人,提出了減輕重量,簡化設施,儘量保持基本功能。

在原有設計基礎上,減輕到了1.5噸,這為以後全麵抗戰中,防空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個項目是宋誌親自設計的火箭筒。火箭筒結構簡單但功能強大,其原理就是通過推進劑燃燒將火箭彈發射給目標,並通過戰鬥部實現摧毀、損傷目標。

可以通過火箭發動機推進,也可以通過尾噴管平衡後坐力,發射筒使用無縫鋼管,激發主要靠扳擊、擊針、火帽等。

通過機械瞄準具化學瞄準鏡)單兵火箭筒可以模仿rpg-7火箭筒,火箭彈頭呈仿錘形,錐形裝藥,射程200米。火箭筒因輕便、易操作、低成本等。

但擁有前世記憶的宋誌,怎麼會這麼簡單的利用這個大殺器。

宋誌此次設計的火箭筒,是仿效華夏69式40毫米火箭筒。

華夏69式40毫米火箭筒1960年代在毛熊製rpg7基礎上,改進設計的單兵反坦克武器,1969年定型列裝。

其核心性能參數射程與威力為有效射程300米,配備85毫米超口徑破甲彈,可擊穿380毫米垂直裝甲。

操作效率為射速46發分鐘,重量5.6公斤發射筒),配備光學瞄準鏡提升精度。

增加300毫米可伸縮腳架和提把,提升行軍攜帶與射擊穩定性。

筒身光滑麵設計減少燙傷風險,握持部位采用三角支撐結構。彈藥改進,采用火箭增程技術,相比老40射程提升3倍。

華夏69式40毫米火箭筒後來,廣泛用於1979年對安南自衛反擊戰,有效打擊碉堡、掩體等目標。

1980年代停產後,仍出口中東、非洲等地,成為遊擊隊常用武器,影響深遠。

麵對著宋誌巧妙的設計、新穎的思維,吸引了共同研究的十幾名研究人員,隻用了三天,設計的試驗品就成型了。

並且進行了現場試驗,發射射程220米,矯正以後發射射程達到330米,超過了設計要求。

研究人員十分興奮,又對各項設計和製造要求進行調整,準備固定標準,製定生產標準,並進行更多次數的現場試驗。

宋誌可是最了解火箭筒的作用。火箭彈對於倭軍薄皮裝甲具有天生的相生相克作用。

而且對於堡壘、巷道、碉堡都有摧毀作用,能極大的提升華夏軍隊的攻擊能力和班組火力,減輕華夏軍隊基層損傷。

蔣其昌作為出身燕京的留學生,學習的是原子物理。

等抵達滇省春城呈貢山工廠區,看到欣欣向榮的抗倭備戰工作,實打實的鼓舞了這批留學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對武器裝備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特彆是這三天,通過接觸宋誌和張國維,宋誌的奇思妙想,張國維機械設計的實際經驗,對蔣其昌觸動很大。

順手將宋誌提供的擲彈筒仿製了出來,倭軍的擲彈筒在二戰期間,在戰術層麵發揮了多重關鍵作用。

火力填補與曲射優勢,作為輕型曲射武器,其射程120670米)和彈道彎曲特性有效彌補了手榴彈投擲距離不足約30米)的缺陷,可打擊戰壕、碉堡或障礙物後的目標,解決了直射武器無法覆蓋的盲區。

設計上借鑒迫擊炮理念但更輕便,單兵即可攜帶操作,成為步兵分隊重要的支援火力。

戰術靈活性與戰場適應性,重量僅4.7公斤,可由單兵快速部署,射速達25發分鐘,在叢林、島嶼等複雜地形中尤為有效。

例如太平洋戰場中,倭軍常以34具擲彈筒組成交叉火力網伏擊米軍行進縱隊。

實戰表現與戰術壓製,侵華戰爭期間,擲彈筒曾單日發射千發以上彈藥壓製華夏國軍機槍陣地;在淞滬會戰等戰役中,其對隱蔽目標的精準打擊顯著削弱了敵方防禦工事效能。

作為世界最早的專用榴彈發射器之一,其便攜性與火力持續性設計理念影響了後續輕型支援武器的發展。

普魯士柏林公立大學化學係即將畢業的侯世明,確實具有普魯士專業技術與實踐風格,對於炮彈、火箭彈彈藥進行了攻關,成功攻克了技術難關,尤其是倭式手雷研究成功,體現了自己的技術能力。

就學於柏林夏裡特醫學院劉振聲,《戰地急救手冊》油印本,不僅成為了滇軍基層軍官培訓必備學習材料,而且也成為了他就職的春城醫學院的教材。

也有像蘇婉婉這樣,已經參與了春城職工的教育培訓之中,這批留學生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

喜歡暗刃如鋒請大家收藏:()暗刃如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掏空家產後,糙漢他冷臉洗床單 神印:柔弱的我,竟是魔族星魔神 夢幻三界之九天絕戀 原神:用我的眼睛見證你未來 我的攻略怎麼總提前劇透 蒙冤入獄服刑,一日作案十八次 從李元芳開始 美貌第一戰力第一,全星際跪吻她靴 我是修士,狂點怎麼了?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