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武學的淵源_水滸之往事隨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章 武學的淵源(2 / 2)

俺的前世宿慧止於安史之亂,那俺前世應為那時的人物?

結合俺這輩子武二的見聞,在這大宋朝,有跡可循的宗門如下:

道門,以龍虎山天師派為尊。此派開山老祖張陵,又叫張道陵,乃張良之後。張家家學源遠流長,張陵創五鬥米道教,其孫張魯在漢末把控漢中,割據天下。其後曆代子孫皆稱天師,以龍虎山為祖庭,為當代趙官家尊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傳說天師派有嫡傳才的修行的《龍虎丹經》。

佛門,以少林派為尊。南北朝時,後魏孝文帝大和年間,天竺的達摩,進入華夏,從梁國雨花台,以一根蘆葦,橫渡長江,雞一葦渡江的典故,在嵩山少林寺留下,閉關麵壁,曆時九年而功成。外立佛門顯學禪學;內傳《易筋》、《洗髓》二經,創立少林武術。

隋末,少林寺派十八名高手下山輔助李世民對敵王世充,少林派武學開始揚名天下。

傳說唐朝開立,戰神李靖入少林寺批閱了《易筋經》,撰寫了《易筋經序》。

魔門,巫群體分裂後,有巫仍持巫名行事,是為巫門,行事方式不為朝廷接納。另有諸子百家沒落後,隱居之流行事世間,其行也不為朝廷接納。這兩類被稱為魔門。魔字,乃浮屠教本國身毒天竺所創,用之統稱強大的敵人。

華夏本土魔門銷聲匿跡。唐時,由天方外域,經波斯外域、西域傳入漢地的景祆拜火等諸教,雜揉出一光明教。

唐時,光明教被朝廷定義為光明魔門。

光明教,在漢地已達數百年。

教徒尚白服色,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講群體互助為一家,宣講世上光明終必戰勝黑暗。此教義被遭受官府和官吏欺壓的黎庶小民所接受,其行多對抗朝廷。

大宋朝廷稱其為食菜事魔教,說此教吃菜侍奉魔王。

道、佛和本土魔門,高手多駐地隱修,不太過多參與世俗之事。光明魔門的高手卻都入世修行,以對抗朝廷為己任,且高手眾多,聲勢顯赫。

俺從王道人小冊子得知光明魔門的大頭目魔天方臘預備起事,大約選在東南區域,江浙一帶已經有魔門高手頻繁顯露蹤跡。

“就去江浙一帶遊曆一下,見見魔門高手風采。”俺將目的地定好。

“此行線路先奔泰山。”

泰山武風昌盛,大宋朝第三位趙官家真宗皇帝當年東封泰山。封泰山神為“天齊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並因無法收複燕雲十六州,他親征大遼,也隻能與大遼蕭太後簽定澶淵之盟,雖然雙方罷兵,邊境安寧,但深以為恥。

更感大宋武力不遂人意,就下旨在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天齊聖帝誕辰之日,泰山下岱廟,擺出擂台,設立利物,一連三天,供天下五湖四海、三山五嶽的江湖好漢相撲打擂,用豪俠氣慨娛樂神明,壯觀泰山氣象。同時破格吸納可用武人入軍進衙。

大宋朝在民間禁止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弓弩鎧甲這些兵刃利器,所以打擂規則不動兵刃,拳腳相對,名之相撲。

而拳腳,是武學最初的模樣。虎豹豺狼有爪牙,人有拳腳。

後來,人發明了兵器,兵器隻在殺伐。如果舍棄兵器,能不能打,靠的就是真實修為。

泰山擂台相撲,生死不論,所以上台的都會全力以赴。

泰山擂台至今已經擺了一百多年,因此,泰山實乃天下武學彙聚之地。

每年春天,東至日出,西至日沒,兩輪日月照耀,一合乾坤環抱之華夏漢地,會有成千上萬的好漢來泰山下岱廟赴會。

就連東海海外諸島,南方南蠻苗疆,北地幽燕大漠,西邊青藏西域的化外之地,都有凶霸荒橫的豪俠刀客前來搏命。

每年上台打擂的能有兩三千人。

更有不少好漢常年住在泰安州,教習武藝,以武會友。

雖然距離開擂還有幾個月,但俺要南下,正好順路取道泰安州,看看能否偶遇一二高手切磋一番。

俺還要登臨泰山山巔沐浴大日紫氣,開闊俺心中氣象。

大唐詩聖詩仙兩位悟性超高,都曾會過泰山,皆留下了武學感悟。

杜子美從泰山下麵路過,躊躇不前,而未登臨,靜立遠望泰山雄姿,頓入煉氣化神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李太白,是世人都公認的詩仙和劍仙,一人一劍獨行萬裡,登臨天下名山大川。

他登泰山求遇真仙,山上遇隱士,饋送他上古鳥跡文卷,卻識不得學不得: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閒。”

但他悟性超高,在泰山山巔終於悟出了煉氣化神之鑰: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俺武二,要學這兩位先賢,去往泰山絕頂,嘗試一下能否悟出煉氣化神之路。

喜歡水滸之往事隨風請大家收藏:()水滸之往事隨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