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大家釋義各有不同。俺的宿慧,或是俺前世的理解則是孔夫子在泰山頂上悟道了,自身境界提升了,所以看這天下就是如此之小。
是煉神返虛了?可能。
有時候,大宗師所留文字沒什麼微言大義,就是純字麵的意思。
這些大宗師留下文字,一來是防備言傳身教的傳承,就是秘傳,意外斷掉,讓後來的有緣人能從文字中獲到傳承。二來留下點兒什麼東西,不妄自己在這世間來過一趟。是不是人生隻此一遭?萬一有好幾遭呢?還能再來一趟兩趟三趟呢?看到熟悉的東西,會不會揭掉迷霧,再看清一些世間的真實。
佛教就有聲聞和緣覺之說,這兩個詞兒年代久遠,理解也是各有不同了。其實,簡單,也就是字麵上的意思,沒有那麼多引申出的含義:
聲聞,即是親耳聽聞佛陀講解的弟子,親傳也。後來說弟子傳弟子再傳弟子。。。這種傳承衣缽的也叫聲聞。。。行吧,也算是吧;
緣覺,就是不管什麼時間,哪怕萬年,十萬年後,看到佛陀留下的文字,與佛陀所想一致,理解了佛陀留在文字裡的真實意思,學會了,就是緣覺。
大宗師在武學傳承方麵就是不說人話,尤其是牽扯到如何修行的有為法方麵,就是不告訴你,憑什麼告訴你啊?你能看到這些文字就是有緣?想多了,他留下文字就是任人隨便看的。隻有真理解了,那才是有緣。
即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也。
武,高深的武,少數人會就行了,多了,亂!太亂!亂的太要命!怕損傷功德!
所以,大宗師們對武學傳承就含含糊糊的說,用隱語黑話說。。。後人們,想法跟他們不一致,彆想學到真正的東西!
當然,有腦子大的,說不定能根據他們的文字,悟出超越他們的武學。
孟夫子說了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真話後,下麵的那些話就模棱兩可了,怎麼理解都行,擁有解釋權的說了算。
俺也不理解,想不到一塊兒去吧。
俺還是實操,身體力行,學孔夫子登山!
俺以常人速度漫步登山,泰山山道綿延四十裡地,俺計劃花上兩個時辰,在子正登頂。
這個晚上,夜色深沉,滿天星鬥,星光濃鬱的好似要滴下來。
山道依著山勢曲折蜿蜒,如龍似蛇,山道上隻有俺一人。
走著走著,恍惚中腳下的山道真的變成了龍蛇,它活了過來。
澎湃有力的巨大心跳從俺腳下傳到全身,震撼俺的神魂。
一跬一步,那巨大心跳逐漸同俺的心跳融為一體,咚、咚、咚,仿佛聲震整座大山。
這聲音如鼓聲,似重錘,跳一下就是一記重錘,鍛俺心打俺意,震俺的神魂,玄妙的道理無中生有就冒了出來。
武之一道,路有千條,但不離頓悟、漸修範疇。
俺走的這條路,屬於漸修加頓悟。
俺外功練到極致,由外而內達成煉精化炁。
接下來,就須由內而玄,煉炁化神。
神為何物?
人常講身心,靈肉,性命。
身、肉、命,就是肉身,軀體,血肉之軀。是可以被拘限的我,是能被帶上枷鎖,能被砍頭的我。
心、靈、性,三者其實為不同之物,但都是虛而實,實而虛的東西,都是難以拘束的我。
常人皆有心,以心為我,我驅動身體。
而非常人,能認識到心非我,我還在心之上,心乃我與身結合之物。
練武能達到煉精化炁的,當然是非常人中的一種。
所以俺早就隱約察覺,所謂高深的修行,首要是修心。
在這個夜晚,俺獲得了大機緣,與泰山相合,突破煉精化炁進入煉炁化神,明確知道心之上還有精、神、魂、魄、意五種東西。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精也;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神也;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魂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魄也;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意也。
精魄生我肉身,神魂方為真我。
意為精魄神魂交感而生。
意生心,心為識神,常人以心為我。
而心,一瞬之間能產四萬八千念,躁動不安,像一隻猿猴。
修心,修心的目的是降伏心這隻猴子。而修心的手段就是收念。
煉精化炁,就是收念伏心的過程。所謂降住心猿也。
降伏了心猿,才能接觸到意。
意同樣不老實,奔流不止,好似千裡馬,想抓住,它已經跑了,即所謂意馬。
所以能抓住意馬,就已經很牛逼了。
一旦抓住了意馬,就是開始了煉炁化神,整個過程可能耗時很長,長年累月,幾十年一直在煉。。。也可能耗時很短。
煉炁化神開始,就能開辟中丹田。
人皆有三丹田,就像人皆有經脈穴道一樣,但常人根本無法感知並有意運用,所以丹田似有實無。
非常人,感知並開辟丹田。做法就是將穴道由虛到實,再由實到虛兩次轉化,以此來開辟丹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丹田在人身的實體為丹田之室,方圓僅一寸;但其內部則各按各自修為來顯化大小,有世界納入芥子的感覺。
下丹田本就是人命的根基、陰陽的門戶、五氣的本源;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處,位置在臍下三寸處。
練武之人,一旦進入煉精化炁,就要先開辟下丹田,多以氣海穴來開辟。
下丹田為煉精之所。
中丹田則為煉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