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俺在識海裡推算,這套法力循環係統至少可以護俺數十年無恙,這數十年時間也足夠俺繼續完善,甚至是如果能在這段時間修成陽神,自然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但是陽神的修煉,不再是僅僅靠苦修就能修成,更多的是修心養性。
陰神,主靜、主內、主沉、主陰、主暗、主收。
陽神主動、主外、主浮、主陽、主顯、主發,需要先經曆陰神的階段,才能達到陽神的境界。
修成陰神,並將陰神的經絡開拓成後,就是不再修煉,死了也能做個大鬼,也叫鬼仙。
鬼,還是那句話: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三屍鬼根本不是鬼,隻算是人死後的殘影,頭七後便消亡了。
人,神魂不強者、無仇怨深恨之事者、無放不下之情者、不能忍常人不能忍者,皆人死魂消。所以,能在死後,自動滯留在世間存在的鬼,都不是普通人。
陰神見不得太陽,就不陽光,不光明,就多詭詐,偏險、偏冷、偏毒、偏惡、偏狡猾、偏隱秘、偏損人不利己,妥妥的陰暗能量多。因此長期在深山無人區修煉,那樣陰上加陰,心魔噌的就起來了,稍有不慎,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心這玩意兒,跟三屍蟲一樣,很難徹底乾掉。不是說定住心猿拴住意馬就一勞永逸了,哪有如此簡單?!就是道尊佛祖,說不定哪天也能心思意馳,識神反蒙了元神。
所以明心見性是個永伴修行的活兒,修心是修行者每時每刻必須堅守的。
修行,其實是個很辛苦的活法兒!
修心,不能獨自呆著,要入世修行,要與形形色色的人充分接觸,了解並悟透各種人心才行。
人群是光與暗的交織,人來人往,聚散離合,讓人能迅速體會到各種心機、體驗各種心境的所在。它如同一塊兒粗糲的磨刀石,可以快速把人心這把刀子打磨出足夠殺人的力度。
這些都是修心養性的好肥料。武術裡的拳法、打鬥技巧多來自於武術家觀察動物間爭鬥悟到的。所以觀察人世間的勾心鬥角,就是對己心最好的磨煉,佛門講的各種心,自己能悟出來的,也有自己悟不出來的,反不如進入紅塵自己體驗一下。
修心,最佳的地方是朝堂、官場、衙門。因為這裡的人最聰明,心眼兒最多,心也最鬼蜮。為了利益,各團體之間、個人之間爭鬥的就最為激烈。
大宋廟堂裡幾十年來,舊黨韓琦、司馬光、歐陽修、蘇軾等和新黨王安石、呂惠卿、曾布、章惇、韓絳等,都是人精,文章都寫的花團錦簇。卻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相互使儘手段,各種心思儘數挖空,互相撕咬的淋漓儘致。
現在的道君皇帝手下還有判舊黨為奸黨的真奸黨蔡京、王黼、高俅、朱勔等人和閹黨楊戩、童貫、梁師成、李彥一眾,他們明為一體,實際也是勾心鬥角,相互較勁。
所謂“身在公門好修行”,就是說一個人身在公門,在如此汙穢的場所,即使不煉炁,隻要心正,做事公正廉明就能積累陰德,這也是功德的一種,哪怕這人肉身死了,其神魂也能長生於世,被封做神靈。
這世上的土地城隍都是凡人死後所封,比如大宋的寇準、楊七郎、包拯都在陰司長存。
俺相信人是能死後封神的,隻不過那些封神的,估計雙方可以洽談,以此來達成合作。不像俺前世,不用詢問,直接被拘魂拿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管它是所謂貢品的意思或者還是什麼其他的意思,反正帶著一個狗字,不會是什麼好東西。把芻狗換成舔狗也一樣,就是說,在天地和聖人麵前,什麼人都是無所謂的,你不舔可以,你舔也可以,隻要你不亂吠亂咬,就不會對你有什麼偏心,一視同仁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他們選擇漠視一切,就是說你最好不要引起天地和聖人對你的關注,因為你無法理解他們,因為你取悅不了他們,他們也不需要你取悅,引起他們關注的最終結果都不太好。”
“天地太大,無法說透。就說聖人。啥是聖人?權柄罷了,死了的聖人,用名望罩著徒子徒孫,徒子徒孫用武力撐著聖人的名望。
而最厲害的是聖人,就是活著的聖人,那就是每代的皇帝。如今的道君皇帝,誰敢說他不是聖人?
看看曆朝曆代,有幾個是真能取悅皇帝的,都是工具一般,得用了就用,用過就拋了。那些不甘心的,有好結果的有幾個?所以聖人要用你,你好好當差就行了,過後,聖人一般又把你當芻狗,不會太留意你,這就很好了!誰讓你願意讓人用呢?求仁得仁罷了。有你也行,沒你也行。所以,不要拿自己太當回事兒。”
在朝廷、官府裡修心,就要在聖人眼皮子底下討生活,太不可捉摸。
宋公明大哥認為公門最好,俺曾經也想進公門當個衙役、都頭。宋公明說當官比當吏更好!他渴望能當官兒,文官武官無所謂,先當上官就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俺自陽穀縣以後,俺就不想再進公門了,鳥氣太多,俺受不了。
俺打算還是依照自己本心做事,有賊照殺,有惡照宰。
那麼市井和大宅門就是俺最好的修心場所。
啥是大宅門?皇宮、王府、權臣府邸都是大宅門;大的門派,比如少林寺、白馬寺、五台山、九華山;崆峒山、龍虎山、峨眉山、青城山、茅山、羅浮山;光明頂;白蓮洞;這些各教派宗門祖庭都是大宅門。
那張都監家還算不上大宅門,但是勾心鬥角,言語交鋒,明嘲暗諷,捧高踩低,阿諛奉承,傷人殺人於隻言片語中已經充分展現。大宅門這塊兒磨刀石就相對細膩,可以把人心這把刀子打磨成鏡麵,映照出人心最微的所在。
俺那二龍山山寨倒是勉強能算山匪類型的大宅門,但也就才七位頭領,彼此之間雖然交情也有深淺,小心思也有,但是尚沒有勾心鬥角這些爛事。
那個水泊梁山就是標準的山匪大宅門了,聽說派係已經很多,晁蓋一夥兒和宋江大哥一夥兒是最明麵上的,山匪圈子裡傳說宋江大哥一夥兒裡還又分了好幾個團夥。
這大宅門,看看再說吧。
市井,是人世間煙火氣最濃的地方。
升鬥小民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離不開在市井與人打交道,“利”字在市井上高高懸掛著,散發出紅豔的輝光照耀著這些忙碌的人群。
店鋪賣場是市井、地攤食鋪是市井、走街貨郎是市井、港口碼頭是市井、社火廟會是市井、車船店腳牙是市井、上中下九流幾乎都是市井,整個城,也幾乎都是市井,城市嘛,你出了家門就是市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樣的市井這江湖同樣殘暴,市井的江湖同樣會血肉橫飛,同樣充滿血腥,市井裡每年死人也不少。
市井又是溫暖的,“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讀書人的精英跑去了廟堂,屠狗輩卻總在市井。
嗯,先回二龍山看看。若可能,就選一州府或縣城,也去市井裡賣賣炊餅和饅頭,讓老武家的手藝再現人世間!
“跋涉江湖路途遠,屈指行程已兩萬。
兩年光陰電光閃,夭壽窮通須細看。
輕舟蕩蕩暫靠岸,步履匆匆回家園。
拾起炊餅和饅頭,不離紅塵不做仙。”
必須歸去了,俺的心性還是不能在這深山中長年待下去,大宅門不好進,先去市井吧。回二龍山見見各位兄弟,然後再選地兒。
理清了以後要做的事情,找俺的寶貝去也!就是那已經祛除了後門的寶貝垠珠子!
有玄牛子的記憶,這玩意兒的功能對俺來說已經全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