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又到了湖口,這裡巨物不少,想再弄條大魚補補。結果獵到了一條忽律,是頭成年的,灰白色兒的獨角有一尺多長,淡赤色的須子,腿長爪利,一身鱗甲,尾巴梢的灰黑骨骼外露分叉,像三股鋼叉。
俺跟它戰鬥了半個時辰,用鐵杖鑿擊其腦才搞定,在無人的地方拖上岸,足有五丈長短。
俺和黑騾子窩在那裡半個月,把能吃都燒烤著吃了,俺長到了七尺七寸,黑騾子也過了千斤。
這期間主要把它的皮子給弄利索了。這東西喉下、胸腹的皮子一旦鞣好,就具有防水功能,柔軟、輕巧但堅韌異常。俺用法力鞣製,弄好後,果然可以承載法力。
俺就做了幾個大小革囊,學著李助那絲袋的符文配置,把這幾個革囊都做成了法器,替換了身上原來的那些獸皮的。
給黑騾子做了一套馱具,以後俺的器械可以讓它馱著,俺不能活的不如這騾子!
還做了兩件薄皮雨雪披風,一件俺穿,一件給黑騾子。
那一尺長的角也取下,這東西能避水避水怪。
俺運轉法力把這角製作了幾個杯子和幾個小吊墜。
每個杯子上鐫刻了自己從符圖中悟到的符文,用金鎏了。隻見核桃大小灰白色半透明杯子,上麵還連著一條細細金鏈子,杯子上麵刻著幾團金色細小符文,甚為華麗。
帶這麼一個杯子在身上,有水中救生的功效,一旦落水,杯子與水接觸,拉住杯子上的栓繩,能浮一人甚至兩人在水麵不沉。符文又增強了在水中的避獸和掩息的功效。
這杯子還有一特點,盛不得酒與茶水,往杯裡倒酒或水,會被無形力量頂走,好似磁石的同極相斥,甚是好玩兒。
那些小吊墜卻可以帶著潛入水中,加快在水中的移動速度。
這一日,俺到達曆陽,采買了燒紙蠟燭線香,就奔到鳳凰山,邑人說這裡有一處西楚霸王靈祠。俺祭拜過虞姬,她這男人,俺也十分佩服,既然順道,就祭拜一下吧。
西楚霸王在烏江自刎,呂馬童,呂勝,楊喜,楊武,王翳五人瓜分了項羽的屍首,
呂馬童拿走了項羽的左胳膊。
呂勝拿走了項羽的右胳膊。
楊喜拿走了項羽的左腿。
楊武拿走了項羽的右腿。
王翳拿走了項羽的腦袋。
話說這五個人都被劉邦封了侯,也沒見什麼報應。
當時參加瓜分項羽屍首的漢軍還有不少,都恨項羽殺戮同袍太多,再加上每人都想撈一塊血肉換取功勞,因此項羽做到了死無全屍。
戰後,有人葬了項羽剩下的殘渣、血土和殘破衣物在此地。
再以後,過了不知多少年月,就有人在此立祠祭之。
孟郊、杜牧、王安石等均有到過且題過詩。
烏江一戰,項羽斬殺漢軍很多,先是“項王乃馳,複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複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把烏騅馬送過江後,“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
項羽的步戰居然比馬戰還厲害!俺甚是佩服!
項羽那匹烏騅馬就是寶馬,能日行千裡。“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裡,不忍殺之,以賜公。”
傳說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江那邊的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俺在靈祠燒紙燃燭焚香,默默禱念。
項羽至少是個成就陰神的人物吧,哪怕不是,其厲魂肯定被人看上了,也不知道被哪方麵的人給收了!
那個葬了項羽剩下的殘渣、血土和殘破衣物的,有些嫌疑。
項羽的頭顱傳說被劉邦厚葬在魯地穀城,劉邦家最有嫌疑。。。到大宋朝,這魯地穀城地方已經不知道具體是哪裡了,有說泰山一帶,有說曲阜一帶。。。
其他四肢更是不知道哪裡去了。。。,拿了的,嫌疑也很大。
後世之人皆知有位西楚霸王叫項羽,乃是凡人武力的巔峰,隻要是人就乾不過項羽。但奇怪的是,這世上無人供奉他,也就是說,項羽,在人世間沒有被封神。
而另一位叫羽的,關羽關雲長。他死後卻成了神,到現在,已經在佛門、道門、朝堂,也就是儒門,三教稱神。如此下去,估計關公在後世的神職會更大。
關公的封神之路之始,傳說是他在麥城死後,一魂不散,在周圍當陽縣玉泉山上空顯聖,大呼“還我頭來!”
關公在夜空顯聖,估計當時已經陰神大成,可惜未成陽神。
那時玉泉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淨,原在汜水關鎮國寺見過關公。後因雲遊天下,來到玉泉山,見山明水秀,就此結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身邊隻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是夜聽到關公在空中大呼:“還我頭來!”認得是關公,就以因果點化關公,問顏良文醜之類,問誰要頭?關公聽了默然不語,稽首而去。後來,關公常在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就於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其後,荊襄一帶關公也能時常顯聖,在南北朝時成為江陵城隍神。
隋開皇十三年,佛門占據玉泉山建寺,天台宗開山老祖智顗禪師正式招關公入佛門,佛門稱關公為“伽藍菩薩”。
由此,佛門在關公聲威下增加了在民間的影響力,傳教迅速。
同樣,關公也因為佛門宣傳,在民間增加了聲威,各地鄉民自發建立關帝廟,這種廟,跟玉泉山那第一個廟一樣,算是民間信仰,不能算佛道兩門。這種廟沒有僧道,隻有廟祝,而廟祝可能是修行人士,也可能隻是普通民眾。
但是,後來道門作為華夏本土宗門,就逐漸將民間信仰統一,民間信仰基本等同於道門了,因此關公算是進入了道門,但沒有具體的神職。
唐朝建中三年,顏真卿奏請祭祀薑太公時配祀增加關羽,由此時起關羽已正式列入儒家祀典,國祭之中。
而關公有了道門神職,卻源自大宋這些年。
大宋的趙官家信道多過信佛。真武、碧霞元君和關公均在此時被封神。
真宗時,解州官員奏稱,河東鹽池水少鹽減,稅課大降。真宗夢到乃是蚩尤作怪。就找龍虎山張天師解決。張天師得令,即當場舉薦關公討伐蚩尤。關公得張天師召喚,現形於真宗皇帝前,以七日為限,解了蚩尤之亂,解池清澈如故。真宗褒獎關公之功。也就是說,此時,關公已經正式進了道門。
關公活著的時候為漢壽亭侯,死後被蜀漢後主劉禪追諡壯繆侯。以後,再無朝廷加封。直到當今趙官家道君皇帝給關公追諡為忠惠公、又封武安王。
道君皇帝又以道君的名義封關公為崇寧真君,這才是關公在道門的第一個神職。
現在關公在民間擁躉眾多,江湖上的好漢也都會禮敬關公,對關公後代也是禮敬三分。
俺想關公在三教中都有麵子,那龍虎山的天師能召喚關公,可見關公應該是自由身,可能是他的陰神能借香火修行,也破碎虛空,去了更高層的天了,與龍虎山的祖師張道陵相見,自然友好。。。按照時間,他們在人世間也是可能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