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再次來到曾頭市,遠遠望去,它入口對麵的地方,已經被一隊人馬安營紮寨擋住了進出。
俺把騾子安置在幾裡地外的僻靜所在,匿影藏形潛了進去。
這個紮下的寨子與曾頭市中間就是曾頭市口的平川曠野之地,正好方便兩方談判、交戰,俺看著那裡的地麵很是淩亂,馬蹄印子、人腳踩踏的痕跡、汙臟的血痕跡,刺鼻的腥味兒都顯示著已經戰過幾場了。
曾頭市那邊,隔一會兒就鑼鼓喧天一陣兒,然後有數十個小孩子就尖聲叫喊:“搖動鐵鐶鈴,神鬼儘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儘聞名!”
新紮的寨子裡卻靜悄悄的。
看氣勢,曾頭市占了優勢。。
俺潛進寨裡,見裡麵按方位分為東西南北中五軍,分彆立青旗、白旗、赤旗、黑旗、黃旗,五杆大旗,都是牙期,三丈多高,遠高於其他旗子。位於中央的黃旗,就是中軍帳所在,是領軍主將居所。
“大將居於中,立黃牙旗以為四旗之主。諸軍行止,視大將之旗。金鉦鼓角,陳之於牙旗之左右。”
所謂黃牙旗,畫獸以助軍威,名以牙爪之義,是將軍之旗,立於元帥帳前,所謂高牙大纛是也。它是軍隊統帥的象征,是將軍之精。“始自置軍之時,疑有征伐則置之也。”
俺遙望著那麵三丈高的黃旗,上麵寫著“替天行道”四個大字。
以它為目標,俺左拐右拐,很快來到中軍帳附近。隻見位於大帳門前左右兩側,各豎一杆大旗,旗麵上書一個“門”字。
俺神識放開,方圓百丈之內情形任俺查看。好家夥,有二十幾員披甲戰將聚在中軍帳內。
嗯,俺就認識一個,揍過一個,其他都不認識。
認識的那個是鎮三山黃信,有次俺在二龍山外出任務,遠遠見過這人。
被俺揍過的那個,就是俺下山後在水泊南麵酒店買酒,那店主不賣好酒給俺還下蒙汗藥,被俺硬灌了那店家一肚子蒙汗藥酒,酒碗磕掉了他的大牙。後來有幾人騎馬追俺,跑在最前頭一人持矛要捅俺,被俺削了馬頭,人也給揍了。
那群好漢為首之人,甚為雄壯,七尺三四的身高,全身披掛鎏金鎧甲,沒帶頭盔,長得濃眉大眼,鼻直口方,頜下半尺長連腮胡子,頭發已經略有斑白,看著有四十七八年紀。看來這位就是晁蓋了。
他正在和兩個和尚說話。
那兩個和尚說他們乃是曾頭市傍邊什麼寺僧,寺裡常年被曾家五虎勒索收繳香火錢,久聞梁山泊行仁義之道,這次正好救他們於水火,要給晁蓋領路今夜去剿曾家五虎關寨。
俺見這兩個和尚,腿腳利索,顯然功夫在身;嘴皮子也利索,不像真和尚。況且此地乃金人占據,臥榻之旁豈能讓閒雜人等出沒,這寺廟必也早被金人占據,這兩和尚應該和龐萬春一樣,乃是金國的細作。
一個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的家夥勸晁蓋莫聽和尚胡說,不可去劫營,難免有詐。看這人相貌,必是林衝。
晁蓋就不聽勸,定要親自去劫營。其餘那些好漢都默不作聲,任晁蓋自決。
這個晁蓋看著頗為剛愎自用啊,晚上估計要中人埋伏。
果真如李忠所說,這個晁蓋當了梁山總瓢把子,心氣就高了,就把梁山當成自家產業了,號為梁山之主!
主,主個屁!梁山都這等風氣嗎?前麵那個王倫如此,這個晁蓋也是如此。
俺二龍山可不是這樣,大家都是頭領,雖然也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有主事之人,但是沒有二龍山之主這一說,老魯可不敢說他才是二龍山之主!
一直潛伏到夜裡,晁蓋領軍出動。俺就跟在他們旁邊或前後左右,就發覺還有幾人也在周圍跟著晁蓋一夥兒。
這些人看著不是一起的。
有幾個明顯是曾頭市的斥候,借助地形熟悉,彼此傳遞消息,如此看來那前麵必然有人埋伏晁蓋一夥兒。
有兩個人一起行動,看著就不是曾頭市的,身背軍弩箭囊,逡巡在梁山隊伍的左邊,身法矯健,在那茂密糾纏的柳樹林裡穿梭,頗有餘力。他兩人目光不時尋找晁蓋,估計是要對他不利。
有一個人,在梁山隊伍右邊,也是身法輕飄,在柳樹間騰挪,他臉上帶著一張人皮麵具,那是俺以前製作的,這人正是二龍山老二楊誌。他也背著弓箭,手裡提著一條短柄樸刀,眼光也是隻盯著晁蓋左右。。。他顯然是想乾掉晁蓋,行,膽子很大,也很硬。
就是,咋說,你在梁山就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嗎?他晁蓋乾什麼都不是一個人?來兩軍陣前找機會,難度就小了嗎?還是說,這晁蓋在梁山就一直防著楊誌,讓他無法下手。
楊誌若真能乾掉晁蓋,倒真應了因果,火並彆人,也被彆人火並!
俺也是給陽穀知縣押過鏢的,若有人敢像黃泥岡上幾人那樣算計俺,當場打死!若俺當場打不過,隻要俺沒死,也要想辦法弄死這些人!決不能留他在俺麵前出現!還繼續嘲笑俺?在這種羞辱之下,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是不可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誌之所以想上梁山,估計是壓不住他那顆心了;心定不下來,修為就上不去;上不去久了,人就廢了。
修行之人必須念頭通達,高端的習武之人也要講究念頭通達。不暢意,不登頂。
果然,那兩個和尚就是曾頭市派來引晁蓋上鉤的細作。人家借著地形,左拐右拐,跑了!
梁山兵馬沒了向導,正摸不著情況,一聲鑼鼓齊鳴,周圍亮起燈籠火把,梁山的幾千兵馬就慌了,胡亂尋路奔逃。曾頭市的伏兵追殺過來。
俺第一次見到這種軍陣之間的戰鬥,真像鐵錘懟在鐵砧上。“杜昂”的一聲巨響,難為那麼多人能一起撞出這麼一聲響來。
可能是黑夜的緣故,那打的真是混亂,各種怒吼慘叫,人喊馬嘶;器械相撞,叮當邦邦的亂響。
俺匿影藏形,都能被人碰觸,隻好快速閃避,躲到外圍。
這種情況下,要乾掉晁蓋,顯然很難。俺就神識搜尋楊誌,可彆沒乾掉晁蓋,他再把他自個搭進去!
好不容易找到了,發現他果然還在追隨著梁山隊伍奔跑,還在尋找機會。
俺就往他身邊湊。
正跑著,前麵梁山兵馬大亂,曾頭市兵卒大聲喊叫著,好像是晁賊中箭了,晁賊被射死了。
楊誌明顯是一愣,奔跑的速度慢下來,最後停住,辨彆一個方向,離了戰場。
俺就想起另外兩人,是他們得手了嗎?就神識搜尋,好不容易找到,那兩人也離了雙方軍陣,跟楊誌一樣,跑了。
嘿嘿,有意思。是不是這兩人乾的?他們是六扇門的人、或者是大理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