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半日,路上又不見了李逵。盧俊義笑道:“這正是招災惹禍之人!必須使人尋他上山。”
穆弘左右一看,就道:“你們先走,我去尋他回寨。”
盧俊義道:“最好。”
一路無話,平安回山。
梁山泊自此人馬平安,好漢、嘍囉們都無甚事,每日在山寨中教演武藝,操練人馬,令會水者上船習學。各寨中添造軍器、衣袍、鎧甲、槍刀、弓箭、牌弩、旗幟。
俺依然是練武、學習。。。但是離了李忠,少了很多的樂趣啊。
四月裡一日,傳來消息,說朝廷派了大官兒齎擎丹詔禦酒,前來招安了。
時遷得了濟州報信,正逢宋江在忠義堂上聚眾相會,就彙報說道:“朝廷今差了一個太尉,名字叫陳宗善的,齎到十瓶禦酒,赦罪招安丹詔一道,已到濟州城內。”
宋江大喜,與眾人道:“必是高太尉運作了!我們受了招安,得為國家臣子,不枉吃了許多時磨難,今日方成正果。”
吳用卻說道:“若按我的主意,這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成了,朝廷也看得俺們如草芥、不值錢!若能等這廝引將朝廷大軍來,到教他著些俺們的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裡也怕。到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
不得不說,吳用這人話說的很有道理。眾好漢們或許是聽了勾欄瓦舍裡說書的石猴大鬨天宮後招安的傳奇故事,也都認可隻有加重自身籌碼才能招安獲取大的利益,於是紛紛附和吳用的言語。尤其是降將一係,反倒更為積極。。。
宋江卻有些臉色難看,說道:“你們若如此說時,須壞了‘忠義’二字。”
林衝就說道:“朝廷中的貴官慣會裝腔作勢!來到這裡中間未必是好事。”
關勝也說道:“那詔書上必然寫著些嚇唬人的言語,來驚我們。”
徐寧又說道:“陳宗善?你們知道這人?來的人必然是高太尉門下。”
降將一係言語紛紛,懷疑的多過興奮的。
宋江揮手決斷道:“你們都休要疑心,且隻顧安排接詔。”
先令宋清、曹正、朱富準備筵席用的山珍水鮮、牛羊肉食、各類酒水,委托了柴進做都管進行監督,“務要十分齊整,不可懈怠了。”
在山上鋪設下供陳太尉休息、住宿的帳篷行營,用五色絹段裝飾的華美舒服。
忠義堂上堂下,也搭彩懸花,裝扮的喜慶。
不一日,探馬報,那陳太尉已經往水泊來了,宋江就派了裴宣、蕭讓、呂方、郭盛提前下山,出水泊二十裡伏道迎接。
水軍頭領準備三條大船去那岸邊等候。
幾個時辰後,三條大船將一乾人等接到了金沙灘。
宋江領著好漢們都在那裡迎接,香花燈燭,鳴金擂鼓,馬麟、樂和也領著山寨樂隊,把絲竹管弦也一齊奏起,熱熱鬨鬨,喜氣洋洋。
將那十瓶禦酒擺在桌子上,每一桌令四個人抬,詔書也在一個桌子上抬著。
陳太尉上岸,宋江親自上前接著,納頭便拜,說道:“文麵小吏,罪惡迷天,曲辱貴人到此,接待不及,望乞恕罪。”
那陳太尉沒有開口,一邊的虞候說道:“太尉是朝廷大貴人,大臣來招安你們,非同小可,如何把這等漏船,差那不曉事的村賊乘駕,險些兒誤了大貴人性命!”
宋江詫異的說道:“我這裡有的是好船,怎敢把漏船來載貴人。”
那陳太尉身邊另一人說道:“太尉衣襟上兀自濕了,你如何要賴!”
俺看看此人,哎,卻是在揚州鹽商吳天明府裡見過的那個蔡京家的張崇山。他怎麼跟著來了?
宋江的背後,是關、林、秦、呼延、楊五虎將緊緊跟隨,不離左右,花榮他們八驃騎將也簇擁在前後。
這些人見陳太尉身邊兩人在宋江前麵指手劃腳,你來我去,都麵露不耐神色,似乎有心要殺這廝,隻是礙著宋江情麵,不敢下手。
宋江請陳太尉上轎,開讀詔書。這陳太尉拿三拿四,愛答不理的,四五次才請得上轎。
喜歡水滸之往事隨風請大家收藏:()水滸之往事隨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