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信徒將黎譜扶起,眼鏡道士將尖刀抵在黎譜的背心。
黎譜道:“能不能開在前麵,我也想看看自己的心長什麼模樣。”
眼鏡道士道:“胸骨太硬,用刀開不了。”
黎譜點頭,不再說話。
眼鏡道士正要下刀,回想起方才叛教師兄的一番言論,忽然又猶豫了。
有些不甘心就這樣殺死黎譜,他也想明白道是什麼,自己所追求的又是為了什麼。
“能不能告訴我,你說的道是什麼?”他小聲問道。
黎譜解答道:“是心。”
“心?”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這段話出自莊子的《養生主》。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中的學問是無限,用有限的生命去求取無限的知識,隻有徒勞和倦怠。
如果本來就已經滿腦子學問的人去追求,就更加倦怠無功了。
眼鏡道士沉迷道學,自然讀過這段話,但此時從黎譜口中說出來,結合之前所聞,他卻又不由生出了另一種體會。
莊子的意思並不是讓人不要去追求知識,而是應該以一種正確端正的態度,用一顆一心一意的心,去追求正確的知識。
這個正確的態度是“保身、全性、養親、儘年”。
保重身體,保全天性,養護親己,安度天年。
而這句“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恰恰正像是莊周老祖隔著幾千年,在告誡他們這些尋求屍解的神仙家,已經偏離了天地大道啊。
眼鏡道士喃喃道:“我明白了。原來生死是上天賜予人最大的仁慈和恩賜,人本不該憂怖。因死亡和重生,才將那顆沒有塵埃的心還給我,指引真正的道之所在。我現在卻試圖在用這顆蒙塵的心來求道,往後等我的,恐怕隻有更加迷惘的輪回之苦。”
黎譜道:“心猿歸正,猶未晚也。”
哐啷。
眼鏡道士將尖刀丟在地上,站起身來。
他與黎譜的對話並沒有加以掩飾,道觀中每個人都聽見了。
與他一起起身的,還有三個弟子。
眼鏡道士向少女行禮道:“仙尊。天道浩瀚,原來求道不過一心。弟子大徹大悟,再無生死憂怖,不需要成仙之法了。”
那三個弟子道:“俺也一樣。”
少女也不攔他們,道:“那就走吧。”
四人向少女行禮後,並未離開,而是圍坐在黎譜身邊,慨然道:“仙尊,我為一己長生的私欲殺人,也是人魈,讓我代真人受刑吧。”
“讓我來!”
“我來!”
眼鏡道士眼疾手快,先一把搶過尖刀,往自己肋間刺去。
他的手腕一緊,已經被人拿住。
黎譜將刀從他手上取下來:“歸正勝過償命,能知善知惡,大道就已經在你們腳下了。”
眼鏡道士頓時泣不成聲:“真人……”
周圍的信眾一片嘩然,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他們並無這幾人的根性,之所以聚集在這裡,單純是因為對神仙的崇拜,而非求道,自然聽不懂也看不懂。
都不明白幾位師兄怎麼忽然間就叛教了。
四人深深看了一眼周圍迷惘的信徒們,內心充滿了愧疚與解脫的矛盾情緒。
是的,他們不能死,掃除蒙昧的救贖之道還在往後等著他們。
他們向黎譜行大禮過後,起身離開了真仙觀。
黎譜將刀捧起在少女麵前,問道:“你不是想看我的道嗎?親手把我的心挖出來,你就看到了。”
少女握住刀,來到黎譜身後。
“你口口聲聲教人保身全性,卻連自己的身體也不愛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