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佛教內部再鬥下去肯定就要被婆羅門教滅了。
好在有個叫龍樹的天才橫空出世,提出中觀論。
中觀論有效解決了各教派“不住二邊”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佛教兩個杠精在掐架抬杠。
龍樹就跳出來用中觀論和稀泥。
住手!你們兩個說得都對,不要再打了啦!
並且用一套非常通透的理論體係,重新解構了釋迦摩尼的學說,主推“緣起性空論”,順應了當時的時代所需。
從此佛教在龍樹的主持下再度團結。
開始從自我修行發展到普度眾生,精英路線走向群眾路線。
世人皆愚,既然要普度眾生,總需要有一個無上智慧的代表吧?
但是釋迦摩尼生前表示過臣妾辦不到,人隻能靠自覺自渡,沒辦法借他人之手。
佛陀都辦不到咋辦呢?那就造虛擬的神吧!
造幾個比釋迦摩尼還厲害的。
於是僧人們抬出大眾部大天和尚1的理論,貶低自覺的阿羅漢果位,在上麵另外增加覺他的菩薩果位和覺行圓滿的佛陀果位。
自此各路亂七八糟的菩薩、佛應運而生,婆羅門教吹逼說佛是毗濕奴的一個化身,佛教就說濕婆是佛教的護法。
兩邊快馬加鞭地編經造史,拿牛歡喜製法鼓,吹逼大戰打得有來有回。
佛教也徹底從無神論思想教派墮落為偶像崇拜的巫教。
可以說龍樹同時是大乘佛法與佛門外道之祖。
不過天竺畢竟是一個奴隸製的國度,佛教再怎麼樣還是鬥不過婆羅門教的,基本盤有差距。
佛教僧人一合計,乾脆咱東傳吧。
於是大批僧人向東南亞傳教,一部分傳至中國,從兩廣一帶登陸,向北而行。
佛學體係最早在西漢就三三兩兩傳入中原了,但第一批有組織的僧人是東漢時期到,在洛陽建造了白馬寺。
不過他們的學說剛到時還沒做好本地化,儒生拿起經書一看,頓時勃然大怒。
一群狗娘養的臊胡蠻夷!
竟然教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簡直禽獸不如,還敢來中原傳邪法?
哐哐就是一頓胖揍。
這群僧人被揍怕了,趕緊拜讀中國諸子百家學說,結合中原思想流派修改經書教義。
因為大乘佛法本身也暗合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治世觀。
加上佛教態度良好:“儒教領導覺得哪裡不對的地方,我們馬上打回去修改!”
最後這些改良過的佛學符合中國人價值觀,同時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佛教思想,就成了所謂的北傳佛教,也叫漢地佛教。
而留在東南亞的那批僧人,因為當地是蠻荒落後的奴隸製國家,基本遵循天竺原教旨,就叫南傳佛教。
話題扯遠了。
之所以密宗求佛果,會采用巫教儀式的方式,而非口傳身教。
是因為佛教的空論。
也叫不可說。
佛學認為世間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並非永恒,這種狀態稱之為空。
這一秒的你,並非上一秒的你。
上一秒對你來說的真理,這一秒可能就是謬論。
唯一永恒不變的東西是自性真如,隻能靠一瞬間的頓悟,是無法用言語來表述的。
但是頓悟需要智慧、機緣,缺一不可,這樣又不免要回歸到精英路線,大乘顯學不攻自破。
這時候怎麼辦呢?
修持婆羅門巫法的密宗就應運而生了,而北傳佛教也搞出了“蓮宗”這種隻要念佛號就能往生極樂的歪門邪道。
這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製造幻覺或自我欺騙,讓自己誤以為自己成佛了,性質和“五獄成仙法”殊途同歸。
其中密宗的方法當然更加高級,現在屋內的灌頂儀式,應該是密宗薩迦派的道果法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