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水泥大道貫通小鎮,跨過一片湖澤,直入一處寨子。
小鎮雖比不上城市,卻也平房四起,門麵排列。路邊也豎起了界碑,名曰——古角鎮。
而貫穿小鎮的水泥大道通向的地方就是曾經的麻窩寨,現在已經成了麻窩湖。
因為地層活動,地下水覆蓋了麻窩寨曾經的田野形成了湖,同時也在麻窩寨地下形成了長達幾公裡的水下洞穴。
正是因為這錯綜複雜的洞穴才給古角小鎮帶來了發展,無數洞穴潛水愛好者被吸引來到此地。
這還是一處沒有探查清楚的地下洞穴,探查和繪製地下洞穴的未知區域是不少洞潛愛好者最大的追求。
當地政府雖然不禁止潛水,但必須擁有相關資質,並且要在指定的時間在專業人員的陪同下進行。
所以小鎮上也就有了不少洞潛俱樂部,不僅買專業的潛水設備,還擁有相關資質,可以帶人下水。
與此同時鎮上針對洞潛的醫療機構也不少,也就有了如今的小鎮。
八九月份的湖畔蜉蝣飛舞,一隻十分獨特的粉紅色水晶蜉蝣飛落在湖畔一家潛水俱樂部二樓的窗台上。
俱樂部裡的人正在搬運潛水設備,今天他們將帶三位潛水愛好者體驗一番洄龍洞的水下風采。
三人都具備潛水資質,兩個教練有豐富的洞潛經驗,設備也很齊全。而且他們下潛的深度也不超過十八米。
一切都符合標準,十點幾人集合,十一點到達洄龍洞並檢查完設備,一切就緒後幾人陸續下水。
洄龍洞初始五十米的水下環境都相對簡單,入口是一口大潭,七八個人在潭中浮潛都綽綽有餘。
直到深度到達十五米處出現一條斜向下的平滑通道,稱為激光道。雖說是斜向下,但傾斜幅度很小。
三百米的通道長度,水深隻下降三米,這次潛水體驗就隻在激光道中遊一個來回。
正常情況下不該出什麼意外,兩個專業潛水教練韓聶和張富山一前一後帶著三個人下水。
一路跟著引導繩,洞內也沒有其他岔路,一路上都十分順利,後麵的人始終能看到前麵人的身影或者燈光。
很快進入激光道中,通道高兩米,寬三米有餘,水流清澈,幾乎沒有沉澱物,因此能見度很高。
三位潛水愛好者也體驗到了洞潛的壓抑刺激,直到下潛到中段,在最前麵的韓聶突然感覺水裡能見度有所下降。
不是什麼沉澱物,而是一些銀色的碎屑,一片漆黑的水下,潛水手電照亮有限的空間,銀色碎屑迎麵而來,仿佛飛雪一般漂亮。
韓聶的俱樂部在古角鎮已經開了兩年,這條激光道中從沒有出現過這種場景。
作為專業洞潛人員,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意外情況很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於是他及時停下和身後的人手語交流。
在看到他表示要停止洞潛返回時,三人看了看自己的潛水電腦,看氣體消耗量最多才過激光道一半路程。
花了錢的三人自然不願,他們才剛剛感受到洞潛的魅力,正是興奮之時,當即表示要自己幾人繼續洞潛。
韓聶無法用手語說明具體情況,可是憑自己經驗判斷事出反常必有妖,是自己帶他們下來,那就有責任安全帶他們回去。
於是韓聶妥協了,還是由自己帶頭,領著幾人繼續下潛,就算有什麼異常,自己經驗豐富也能及時反應。
繼續前進二十多米,五個人全都看到了這黑暗洞穴中的水下飛雪。
清澈的水提供的能見度就如透明的空氣,在一片漆黑之中將人的身體扶起,人仿佛身處宇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