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在田地邊緣登上一輛四聯裝高射炮半履帶車,準備沿著路返回,以此避開那道根本無法穿越的樹籬。然而,重新上路談何容易,道路上已然擠得水泄不通,滿滿當當全是各式各樣的運輸工具。有慢吞吞的馬車,有歐寶卡車,還有形形色色叫不出名的交通工具,它們全都急切地朝著東邊行駛。
其間,數百名步兵徒步前行,他們麵容憔悴,胡子拉碴,身上的製服破破爛爛,腳上的靴子也是磨損得不成樣子。這些士兵毫無秩序地聚在一起,每一次行進的延誤,都會讓後麵的交通擁堵變得愈發嚴重。最終,威爾斯實在沒轍了,下令把坦克開過來,直接朝著人群推過去,硬生生推開了一輛步兵的馬拉車。
這一推,可把拉車的馬給驚到了,它突然發瘋似的狂奔起來,拖著馬車就往田野裡衝,直到有人眼疾手快,舉槍將它射殺。這下可好,一些士兵見狀,竟開始在馬車裡翻找起來。
此時,一名防空兵正警覺地待在駕駛艙頂上放哨,突然,他衝著威爾斯大聲喊道,飛機正在接近,並迅速報出了方向、高度和距離。“北10度,高度800米,距離2000米。”
這麼低飛行的飛機,大概率是戰略轟炸機,而且根本不可能是友方的飛機,防空的炮手反應極快,立刻將四聯裝高射炮轉向飛機來襲的方向。在這個距離下,根本沒時間把半履帶車從路上挪開了。
在他們身後,那些牽引車也察覺到了這些飛機。駕駛員們趕忙把車輛往路邊的樹木旁靠,而指揮官們則迅速準備好炮塔機槍。在半履帶車不遠處,威爾斯還看到旋風防空坦克毅然從樹下開了出來,顯然是想獲取更清晰的視野和更好的射擊弧度。雖然它周身覆蓋著網罩,但在田野裡那蒼白的玉米茬中,偽裝效果實在有限。
路上的卡車司機和步兵們很快也意識到了危險,頓時亂作一團,紛紛四處尋找掩護。慌不擇路地躲到樹下,有的則直接棄車往田野裡跑。大多數士兵選擇了後者,那些被遺棄的車輛,更是讓本就擁堵的道路雪上加霜。不過,仍有少數車輛試圖在這混亂中通過道路逃生,其中就包括幾輛德軍摩托車,它們在障礙物間左衝右突,速度極快。
飛機就朝著他們越飛越近。威爾斯一眼就認出,這些是霍克“台風”戰鬥轟炸機,這可是英國設計的飛機,那獨特的下巴散熱器和氣泡式座艙蓋極具辨識度。它們的速度和雷電或野馬戰鬥機不相上下,而且還裝備了空對地火箭、機炮或者炸彈。天空中一共出現了九架這種危險的飛機,每三架為一組。從它們機翼下掛載的物品來看,威爾斯覺得它們攜帶的應該是炸彈。這些戰機率先朝著部隊隊伍另一端的攻擊者開火。
另一端的四聯裝高射炮射出的曳光彈,在最前麵的三名攻擊者麵前編織成了一張密集的“火網”。那三架飛機見狀,趕忙采取規避行動,以一定角度急速飛離,終止了這次攻擊。
這算是成功了——可緊接著,威爾斯就看到旋風防空坦克突然停止了射擊,顯然是在更換彈藥。他急忙命令自己這邊的炮手重新開火。炮手迅速執行命令,朝著第二組飛機射擊。可就在他開火的瞬間,半履帶車的後部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曳光彈瞬間偏離目標,完全沒擊中那三架飛機。
威爾斯忍不住咒罵起來,趕忙環顧四周,這才發現是一輛逃竄的摩托車,一頭撞上了他們半履帶車的後部。這猛烈的撞擊,使得車輛的平板往後退,連帶著高射炮的角度也被破壞了。那摩托車手直接被卡在了後輪上,他的摩托車因為油箱燃料泄漏,開始燃燒起來。
威爾斯心急如焚,一邊大聲命令炮手繼續射擊,炮手雖然照做了,但射出的曳光彈卻飛到了飛機後麵,已經失去了先機。那邊旋風防空坦克倒是又開火了,可已經太晚了——就在威爾斯這邊的防空炮因為更換彈匣暫時停止射擊的空當,剩下的兩組台風戰鬥機朝著道路投下了炸彈。威爾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淚滴般大小的物體,從台風戰鬥機的機翼下飛速墜落。飛行員們熟練地依次抬起機翼,精準地操控著炸彈落下。
每架飛機似乎都投下了四枚這樣的炸彈,炸彈在墜落過程中不斷旋轉著,那黑色的彈體在蔚藍的天空中顯得格外醒目。這時,彈匣重新裝填完畢,炮手迅速垂直射擊,台風戰鬥機呼嘯著從頭頂飛過,它們黑白相間的翼標在威爾斯眼前一閃而過。
僅僅片刻之後,炸彈就開始在公路上接二連三地爆炸開來。這些炸彈的落點似乎並不夠精準,第一波炸彈在豹式搶救車兩側的田野中炸開。雖說很幸運的沒有炸中坦克,但爆炸產生的威力卻波及到了許多逃進田野的士兵。這些都是高爆彈,威力巨大,許多士兵足足有數十名在爆炸中被高高拋起,四肢不受控製地亂舞,隨後又重重地摔落在地,身體的部位四處飛濺。
彈片和各種碎片如雨點般在威爾斯周圍飛舞,有不少擊中了他的胸部和腿部,還有的直接砸進了他身下半履帶車的駕駛室內。威爾斯來不及多想,本能地撲倒在地。從那一刻起,地麵因為第二輪炸彈的爆炸而劇烈震動起來。
那爆炸聲震耳欲聾,震得他身後的半履帶車都劇烈搖晃,強大的衝擊波仿佛要將地麵都壓平。這爆炸聲實在太過巨大,有那麼幾秒鐘,威爾斯隻能像其他在空襲中受傷的士兵一樣,把頭深深地埋進泥土裡,任由周圍一片混亂。
喜歡重生二戰填線散兵請大家收藏:()重生二戰填線散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