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實初再次被秘密召入承乾宮時,已是深夜。甄嬛摒退左右,隻留槿汐一人在旁。燭光搖曳下,她的麵容顯得格外蒼白。
"溫太醫,本宮要你查的事可有結果?"甄嬛開門見山。
溫實初從藥箱中取出一個小瓷瓶,雙手奉上:"娘娘,微臣已查明,婉嬪娘娘佩戴的香囊中確實含有"醉仙桃"。此物產自西域,少量可安神,過量則能亂人心智。"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更可怕的是,長期佩戴者周身會散發特殊氣息,能令接觸者產生莫名的好感與依戀。"
甄嬛接過瓷瓶,指尖微微發顫。她拔開瓶塞輕嗅,那股甜膩中帶著一絲熟悉的氣息立刻湧入鼻腔——正是當年華妃宮中常有的味道。
"可有解法?"甄嬛沉聲問道。
溫實初麵露難色:"此香一旦入癮,極難戒除。除非遠離香源,否則..."
"否則如何?"
"否則佩戴者會日漸憔悴,而接觸者會越發沉迷,最終..."溫實初沒有說下去,但意思已然明了。
甄嬛將瓷瓶重重放在桌上,發出一聲脆響。"皇後好毒的手段!"她眼中寒光閃爍,"當年華妃用這香料迷惑先帝,如今她又拿來對付本宮!"
溫實初低頭不敢接話。宮中舊事,尤其是涉及先帝與華妃的秘辛,不是他一個太醫該議論的。
甄嬛很快控製住情緒,聲音恢複平靜:"溫太醫,此事不得外傳。你且下去吧,本宮自有主張。"
待溫實初退下,甄嬛才顯露出疲憊之態。她揉了揉太陽穴,對槿汐道:"去查查沈自山近來可有異常?蘇州織造這個位置,不可能乾乾淨淨。"
槿汐會意:"奴婢已經派人去查了。還有一事..."她猶豫了一下,"今早皇後召了欽天監監正去景仁宮說話。"
甄嬛挑眉:"欽天監?"她略一思索,冷笑出聲,"本宮明白了。皇後這是要做全套戲啊!"
當年華妃得寵時,也曾有欽天監上奏,稱其命格貴重,有"旺夫益子"之相。如今皇後顯然是要如法炮製,為沈眉莊造勢。
"娘娘,我們該怎麼辦?"槿汐憂心忡忡地問。
甄嬛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聲音冷靜得可怕:"等。"
"等?"
"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甄嬛轉身走向內室,"現在沈眉莊風頭正盛,又有皇後撐腰,貿然出手隻會引火燒身。本宮需要...一個突破口。"
三日後,這個"時機"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到來了。
清晨,甄嬛正在用早膳,忽聽外麵一陣喧嘩。接著槿汐匆匆進來,臉色異常:"娘娘,大事不好!婉嬪小產了!"
甄嬛手中的筷子一頓:"何時的事?"
"就在半個時辰前。婉嬪早起突然腹痛不止,傳了太醫,可惜龍胎沒能保住。"槿汐低聲道,"更奇怪的是,婉嬪一口咬定是有人下毒,皇上已經下令徹查六宮。"
甄嬛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下毒?有意思。"她放下筷子,"可知婉嬪近日接觸過什麼特彆的人或物?"
槿汐想了想:"聽鐘粹宮的宮女說,婉嬪昨晚去了景仁宮給皇後請安,回來後就有些不適。今早用了禦膳房送來的燕窩粥後,就開始腹痛。"
甄嬛若有所思:"皇後..."她突然站起身,"備轎,本宮要去看看婉嬪。"
鐘粹宮外戒備森嚴,侍衛見是甄嬛,不敢阻攔,隻道:"皇上和皇後娘娘都在裡麵。"
甄嬛點點頭,整了整衣冠走進去。內室裡,沈眉莊臉色慘白地躺在床上,皇帝坐在床邊握著她的手,皇後則站在一旁,神情凝重。
"臣妾參見皇上,皇後娘娘。"甄嬛行禮道。
皇帝抬眼,眼中滿是血絲:"愛妃來了。"
甄嬛上前,關切地看著沈眉莊:"婉嬪妹妹怎麼樣了?臣妾聽聞噩耗,特來探望。"
沈眉莊虛弱地睜開眼,看到甄嬛,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多謝...甄嬛娘娘關心。"
皇後在一旁歎道:"可憐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了龍嗣,卻遭此橫禍。皇上,此事必須嚴查!"
皇帝重重拍了下床沿:"查!給朕徹查!朕倒要看看,誰敢謀害皇嗣!"
甄嬛注意到沈眉莊的香囊依然掛在床頭,那股奇特的香氣混合著藥味,彌漫在整個內室。她不動聲色地移開視線,溫聲道:"婉嬪妹妹好生休養,龍胎雖失,但妹妹年輕,日後定能再為皇上誕育子嗣。"
沈眉莊眼中含淚,楚楚可憐:"眉莊福薄,辜負了皇上的期望..."
皇帝心疼地為她拭淚:"愛妃莫要自責,養好身子要緊。"
甄嬛冷眼旁觀這一切,心中已有計較。離開鐘粹宮後,她立即吩咐槿汐:"去查查昨晚景仁宮發生了什麼。還有,婉嬪今早用的燕窩粥是誰經手的。"
槿汐剛領命而去,剪秋卻迎麵走來,行禮道:"甄嬛娘娘,皇後娘娘請您去景仁宮說話。"
甄嬛眸光微閃:"本宮這就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景仁宮內,皇後正在佛堂誦經。見甄嬛來了,她和藹地招手:"妹妹來了,坐吧。"
甄嬛行禮後坐下,故作憂色:"婉嬪遭此不幸,臣妾心中實在難過。"
皇後歎息:"誰說不是呢。好好的龍胎,說沒就沒了。"她忽然話鋒一轉,"妹妹可知,今早欽天監上奏,說近日紫微星旁有煞星侵擾,恐對皇嗣不利。"
甄嬛心中一凜,麵上卻不顯:"竟有此事?不知欽天監可說了煞星方位?"
皇後意味深長地看著她:"西北方。"
承乾宮正好位於紫禁城的西北方。甄嬛幾乎要冷笑出聲,皇後這是要借天象之名,將矛頭直指她啊!
"天象之說,玄之又玄。"甄嬛輕抿一口茶,"不過既然事關皇嗣,寧可信其有。臣妾回去後定當齋戒沐浴,為皇上和婉嬪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