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三刻,俞錦繡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門外站著昭定司的侍衛,臉色凝重:"俞文書,肖大人急召。"
夜色未褪,宮道上隻有零星幾盞燈籠照明。俞錦繡裹緊鬥篷,跟著侍衛疾行。轉過幾道宮牆,一股刺鼻的藥草味撲麵而來——這是太醫院的方向。
太醫院前院燈火通明,數十名宮人躺在地上呻吟,太醫們手忙腳亂地診治。肖鐸站在台階上,一襲墨藍官袍在火光映照下如凝固的夜色。他身旁的太醫令正激烈地說著什麼,額頭青筋暴起。
"大人。"俞錦繡上前行禮。
肖鐸轉頭,眼中閃過一絲如釋重負:"過來看看。"
地上躺著一名年輕太監,麵色潮紅,脖頸處布滿暗紅色疹子,呼吸急促。俞錦繡蹲下檢查,剛觸到皮膚就被高溫燙得一縮——至少四十度高燒!
"何時發病?"她問一旁的醫童。
"昨夜戌時開始發熱,子時出疹,現在已說不出話了。"醫童回答,"今晚突然有二十多人同樣症狀。"
俞錦繡心頭一緊。這症狀太熟悉了——麻疹!在古代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
"接觸者有多少?"
太醫令不耐煩地打斷:"區區暑熱症,何必大驚小怪?已經開了清熱解毒的方子..."
"這不是暑熱症!"俞錦繡厲聲打斷,"這是麻疹,傳染性極強,不及時控製會蔓延全宮!"
全場霎時寂靜。太醫令臉色鐵青:"黃毛丫頭也敢質疑本官診斷?肖大人,此女..."
"閉嘴。"肖鐸冷聲喝止,目光鎖定俞錦繡,"你確定?"
"八九不離十。"俞錦繡壓低聲音,"必須立刻隔離患者,所有接觸者單獨觀察七日,接觸過的物品用沸水或烈酒消毒..."
"荒謬!"太醫令暴跳如雷,"《黃帝內經》有雲:"暑熱蘊結,發為紅疹",分明是..."
"按她說的做。"肖鐸一句話壓下了所有反對聲。
太醫令不敢置信:"大人!這丫頭..."
"要麼照辦,要麼本座以貽誤病情之罪,請太醫令去昭定司喝杯茶。"肖鐸語氣輕柔,卻讓所有人打了個寒顫。
俞錦繡迅速列出措施:隔離區劃分、接觸者登記、消毒方法、對症治療方案...肖鐸調來昭定司所有人手,按她的要求執行。
天色漸亮,疫情初步控製。俞錦繡正在指導宮女煎藥,忽聽身後太醫令陰惻惻地道:"俞文書醫術"高明"啊,不知師承何處?"
她轉身,隻見老太醫眼中滿是惡毒:"下官隻是碰巧見過類似病例。"
"是麼?"太醫令冷笑,"三年前步娘娘病逝前,症狀與今日如出一轍。當時俞文書尚未入宮吧?"
步音樓死於麻疹?俞錦繡心頭一震。難怪肖鐸剛才反應如此激烈。
"太醫令。"肖鐸的聲音如冰刃刺來,"你很閒?"
老太醫慌忙告退。肖鐸走到俞錦繡身邊,遞上一塊濕帕:"擦擦臉。"
俞錦繡這才發現自己滿頭大汗。接過帕子時,指尖不小心碰到肖鐸的手,兩人同時一僵。
"你...很熟悉這種病?"肖鐸問得隨意,眼神卻銳利如鷹。
"小時候家鄉爆發過。"俞錦繡早已編好說辭,"死了很多人,所以印象深刻。"
肖鐸沉默片刻,突然道:"步音樓死時,症狀確實類似。但太醫診斷是"邪風入體"。"
俞錦繡心頭一顫。這是肖鐸第一次主動向她提起步音樓的死因。
"如果是麻疹..."她斟酌詞句,"早期治療存活率很高。步娘娘可能是..."
"被耽誤了。"肖鐸眼中寒芒閃爍,"就像今日太醫令想做的那樣。"
一股寒意從脊背竄上來。俞錦繡突然明白了——步音樓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謀殺!而肖鐸多年來一直在追查真相。
"大人!西偏院又發現五名患者!"侍衛匆匆來報。
疫情緊急,俞錦繡顧不上多想,立刻投入救治工作。
——————
三天過去,疫情得到控製,但俞錦繡幾乎沒合過眼。她穿梭於各隔離區,親自檢查每一個患者。現代醫學知識告訴她,在古代,麻疹並發症才是真正的殺手。
"俞文書,您歇會兒吧。"小宮女擔憂地看著她蒼白的臉色。
"再看完這一區。"俞錦繡強打精神,為一名高燒不退的小太監換冷敷巾。
轉身時,一陣天旋地轉襲來。她踉蹌幾步,扶住牆壁才沒摔倒。眼前發黑,耳邊嗡嗡作響,隱約聽見有人驚呼:"俞文書暈倒了!"
然後是一陣熟悉的沉香氣味,一雙有力的手臂將她抱起。模糊的視線中,她看到肖鐸緊繃的下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