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找誰?”周母聽到門口的動靜,打開大門,就瞧見門口站著一位陌生的年輕小夥。
通訊兵小許咧著一口大白牙,看著周末笑嘻嘻的問:“嬸子,這裡有一封來自康定市出版社的信,麻煩簽收一下。”
沒想到周母給出的反應卻出乎意料。
隻見周母搖了搖頭:“康定市來的信,我們家沒有這裡的親戚,你是不是找錯人了?”
周母在心中想了一圈,都沒有想起家裡有康定市的親戚,怎麼會有人給他們加寄信呢,所以隻有這信不是他們家的。
這下連送信的小戰士也感到了意外,但是他送錯信了?
不可能啊!信上寫的地址明明是這裡。
線上的地址跟這裡門牌上掛的地址一模一樣,絕對不會搞錯的。
於是小許又問道:“請問這裡是許同誌家嗎?”
周母這才反應過來,這信很有可能是老二媳婦的,他們家就老二媳婦姓許,也隻有這一個叫許同誌的,所以說這封信就隻能是許諾的。
這一下,周母點點頭:“這裡是,你先等一會啊,我去把人叫出來。”
周母留住送信的通訊兵,轉身就向屋後喊道。
“老二家的,有你的信。”
屋內的許諾正看著兩個孩子在火炕上亂爬。
是從溫度降下來後,許諾便把火炕燒了起來,這一燒,整個屋子都比外麵要暖和很多。
特彆是在臥室裡,待在裡麵的人隻需要穿薄薄的一層就可以了。
火炕簡直是冬天的保暖神器。
還彆說,在前不久,他們家的火炕可是傳遍了,都紛紛來周家見識火炕的威力。
他們在見識的火炕的好處後,周芬芬回去在家也見了火炕。
頓時間,家屬院還掀起了一股建火炕的風波。
除此之外,蜂窩煤也在部隊裡傳開了,家裡有煤炭的都紛紛把它做成了蜂窩煤。
隻要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蜂窩煤的燃燒比煤炭要好得多,再加上蜂窩煤裡麵摻雜了黃泥,就相當於蜂窩煤比直接燒煤炭平白無故要多出30左右。
所以,當部隊裡推廣蜂窩煤的製作方法的時候,推廣的過程非常順利。
所以到了現在,地麵的雪差不多有半手臂高的時候,部隊裡基本,住的地方都安上了火炕。
就連部隊附近的村裡也有不少人家安上了火炕。
隻有那少數人家承擔不起煤炭的才沒有壘火炕,那畢竟是少數。
主要原因是因為,許諾畫的火炕和現在東邊那邊的火炕可完全不一樣。
完全是采用了後世,經過很多人改良過後的火炕,不僅僅是導熱性好,還節約燃料。
所以才會在缺少燃料的地方受到人們的喜愛,要是直接把東邊的火炕拿到西藏來推廣的話,光是燃料那一塊就推不開。
聽到屋外周母喊她的話,許諾看了看火炕上的兩個孩子,見他們根本就不會爬到炕邊上,這才回應道。
“哦!我馬上過來。”
然後許諾便抬腳快走出去,她倒要看看,在這大雪天的,還有誰會給她寄信。
喜歡穿書六零:軍婚後的平淡日子請大家收藏:()穿書六零:軍婚後的平淡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