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小姑娘一天天長大,就有了對比,有了計較。
劉知意跟前三個女兒,他雖然沒再提過讓餘寶回家的事,但他現在也是個撈錢手,家就在鎮子邊上,農閒的時候,鹵一些鹵肉到鎮上去賣。
因為錢財比較寬裕,就經常扯布買衣給餘寶,人不上去,叫來六合鎮趕街的小王氏夫妻將點心衣物帶回斜坡給餘寶。
從斜坡到六合鎮,有九裡路要走,而且有一半的是山坡路。
因為生計忙碌,沒什麼特殊婚喪嫁娶,劉知意夫妻倆一般不會到斜坡來,所以不知道那些布料衣裳和點心都被趙嬌娃和趙國高給用了吃了。
兩個王氏的母親家,她們阿娘已經去世,阿爹被兩個在城裡開點心鋪子的弟弟接到城裡奉養,村子裡的屋子空了下來,無人居住,隻有一個爹死娘嫁人的十多歲的侄子偶爾在外麵偷雞摸狗,混不下去了會回來一下。
因為沒有娘家可回,所以大王氏也不回斜坡,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妹妹虐待了自家女兒。
婆婆斷氣以前,將他夫妻倆逼急了,才讓斜坡來鎮上趕街的村人帶口信讓小王氏將餘寶帶回六合鎮。
餘寶至此才知,她應該姓劉而不是姓趙,六盒鎮的大姨大姨媽,才是自己的親娘。
她滿心歡喜地看著兩個姐姐一個妹妹打扮得如花似玉,還以為從此就能回來了,回到繁華的六合鎮。
六合鎮周邊有六個村莊緊鄰,整個鎮子有四十九個自然村,再走七裡就到了更繁華的曲州。
曲州是西南重鎮,駐軍三萬,常住人口六十多萬,是一個幾乎所有孩子們都向往的天堂。
劉知意的三個女兒生得好又穿得好,一個個漂亮得仙女似的。
餘寶被小王氏帶回來,小王氏眼睛一鼓一鼓的,彆提有多不開心了。
雖然這個背時的小孩還不到六歲,也就剛剛吃上六歲的飯,但是打豬草洗衣裳煮飯什麼都乾,菜地裡的菜都是她栽種澆潑的。
這樣一個比大人都能乾的娃,要是被劉家認了回來,那她豈不是白養了四年多。
因為小孩子麵黃肌瘦,親生父母看了,一下子失望透頂。
“真沒想到一點都不像小時候呢,那時候白白胖胖多可愛,現在怎麼會黑黃成這樣?”
劉知意不免大失所望。
大王氏也不滿“實在是太糟糕了,這樣一看還沒有她妹妹高,怎麼會醜成這樣?”
衣裳是換了新的陰丹藍的細棉布,太寬大了像是小孩偷穿大人的衣裳。
這個本來就是趙嬌娃的衣裳,趙嬌娃雖然比餘寶小了一歲半但是比餘寶高多了。
這新衣裳就是臨時給她穿著裝裝樣子,意思在斜坡過的還是好的,還能穿上新衣服。
她爹媽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隻覺得這娃又黃又瘦又膽怯,根本不像鎮上的孩子聰明伶俐,活力四射。
“你們家的地多,能養活好幾個娃,等她奶奶見過她你們還是把她帶回去吧。
我們一共隻有三畝七分田,養不了那麼多小娃。”
大王氏想當然的看了丈夫一眼,對小王氏道。
餘寶的兩個親姐姐聽說這個難看的小娃是她們的妹妹,也是一臉嫌棄。
大的劉雪麗一臉鄙視的問她爹“你們是開玩笑吧?那麼醜的娃會是我妹妹?”
二的劉雪梅笑道“我瞧著也不像,我們姐妹幾個不說多美吧,一個個都白白淨淨的。”
小妹劉雪蓮還沒有什麼認知,在一邊和隔壁的幾個小孩自顧自地玩耍。
劉家的三個兒媳都知道,自家婆婆有一箱子金銀珠玉的首飾,一直都把持在她自己手上,是之前帶來的嫁妝。
說句不好聽的話,灶跟腳下一堵牆,娶了媳婦忘了娘,有了媳婦的男人,有什麼事情都會跟媳婦說。
那一箱首飾的事,當然是被三個兒子將消息賣給了自家媳婦,現在三個兒媳婦就等著她咽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