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大將黑棋率領玄甲軍,將三日前探路的篝火踩成灰燼,三萬匹戰馬的鐵蹄踏出如雷的聲響。
這支剛在宋都白河飲馬的勁旅,正沿著川水故道南進,矛頭直指吳國的川河防線。
此時,吳國一點都不知道晉國將要攻打過來,一點都沒有準備。
很快,晉軍的改良版投石機已在吳國鐘離城外架起。
三丈高的拋石臂劃破暮色,磨盤大的石彈呼嘯著砸穿吳軍水寨的竹籬,燃燒的桐油順著夯土城牆流下,將“吳”字戰旗燒成半截焦黑的破布。
吳王在姑蘇宮中接到戰報時,鐘離城已經告破。
戰報寫著:“鐘離城已經告破,晉軍繼續南下,他們看到我們的士兵,就像眼睛放光一樣……他們太可怕了!”
此時,案頭的青銅漏壺正滴下亥時的最後一滴水。
侍臣捧著染血的緊急文書跪地不起,燭火在他顫抖的身影後投下扭曲的暗影。
“調集大軍師北上!我就不信了,晉軍怎麼可能突然那麼厲害了!”
吳王拔劍劈斷桌案一角,卻不知晉軍騎兵已繞開川河渡口,在暴雨夜渡過川地。
當吳軍主力在盱眙列陣時,黑棋的輕騎已奔襲三百裡,向著姑蘇宮直插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姑蘇城樓下“晉”字大旗揚起的瞬間,護城河中的錦鯉驚得躍出水麵,濺起的水花映著初升的朝陽,竟像血水般猩紅。
而吳國的人發現時晉軍的動向時,晉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吳國的求救信以八百裡加急送往各國,但是作為平時處於西南角落的吳國,實在是太過孤立了!
旁邊一個大國都沒有,求救信又該送給誰?
即使到了大國手裡,恐怕一個月早過去了,這也是晉軍敢於趁著冬天向吳國進軍的原因!
所以說,吳國的求救信,最多也就隻能發到乾國和鄭國了!
鄭國和乾國的君臣們接到吳國的求救信後,在朝堂上激烈爭論。
鄭國的老令尹向著鄭王進言道:“晉國滅掉宋國後就會圖謀吳國,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我們鄭國了!
而離吳國最近的隻有鄭國和乾國了,如今要是吳國滅亡了,以後誰還能幫我們守衛鄭國西邊的城門呢?”
鄭王最終被說服,點齊了五千名甲士,向西邊吳國支援。
與此同時,乾國蕭烈率領八千名山越勇士,背著塗了毒藥的竹箭潛入密林,打算包抄晉軍的糧道。
然而,晉軍的進攻勢頭銳不可當。
當鄭軍的戰船抵達姑蘇城時,恰好看到吳軍殘部在西岸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晉軍的“鉤援”爬城車已經架上了姑蘇城的城牆。
乾國的山地兵在丘陵地帶遭遇了晉軍的遊騎兵,他們射出的毒箭雖然射死了數十名晉軍甲士,但很快就被晉軍的連環弩射成了刺蝟。
蕭烈中箭落馬的時候,他手中的大劍還嵌在晉軍一位百夫長的胸甲上……
這個冬天格外漫長。
當最後一場雪覆蓋姑蘇城垣時,城頭“吳”字戰旗早已被晉軍鐵蹄踏碎。
吳王在宮牆下拔劍自刎,血濺在飄落的雪花上,預示著吳國的滅亡。
川河兩岸的冬小麥在凍土下萌芽,而吳國的宮闕已化作焦土。
唯有護城河中的錦鯉,仍在血色殘陽裡偶爾躍出水麵,驚起一圈圈冰冷的漣漪。
喜歡不一樣的永生者請大家收藏:()不一樣的永生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