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朱慈烺洋洋自得地拿著手機時,他突然發現剛剛點擊的網頁界麵無法加載了。他定睛一看,發現右上角的數據標誌已經神秘地消失,又變成了無網絡狀態。這難道還是間歇性的嗎?朱慈烺不禁感到有些疑惑和不安。
他立刻向殿外的吳長喜喊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朱慈烺需要知道時間,因為他要確定現在是幾點鐘,好來計算網絡可以連接的規律。
吳長喜在殿外答道:“回稟殿下,奴才剛剛聽到遠處順軍的更夫路過報更,現在大概是亥時五刻了。”在宮中,太監們對時間的敏感度異常高,他們需要隨時準備回應主子的需求。
因此,他們養成了一種潛意識的習慣,能夠迅速根據更夫報更,在心裡根據時間的流逝進行估算。
朱慈烺在心裡換算了一下,亥時對應他所在的時代的時間應該是晚上九點整。一刻是十五分鐘,一時辰分為八刻,五刻就是七十五分鐘。因此,現在差不多就是晚上十點十五分。這點知識自己還是知道的。
朱慈烺立刻將手機上的時間調整為2215分。他知道本尊的記憶中,現在是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換算成公曆應該是1644年4月28日。
為了迎合自己的習慣,他將手機上的日期也調整為1644年4月28日,還好這手機支持自定義時間設置,看著屏幕上顯示的1644年4月28日22:15分,朱慈烺又出現一種怪異和不真實的感覺。
朱慈烺謹慎的將手機放在懷中,走回了大殿,心中開始細細盤算起來,講過剛才一係列操作,手機電量竟然下降了幾個格,這讓朱慈烺很是頭疼,這個時代也沒有電,就是找到發電的方法,充電器又怎麼辦?
朱慈烺想到曾經看的穿越電視劇中易小川的操作,就想著下次能聯網時,最先做的就是找到製作簡易發電機的方法,還有就是下載一些對這個時代有用的書籍文字,這詭異的網絡說不定什麼時就不能用了呢。
定王和永王依舊緊緊縮在一起,方才乾清宮殿前的異動讓他倆都感到驚恐不已。當看到朱慈烺從暖閣中走出來後,定王朱慈炯雖然感到安心,但仍保持冷靜地起身問道:“皇兄,外麵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朱慈烺對定王說:“一顆隕星落在了宮前,無礙的。”
定王聽後麵露憂慮,默默道:“天星隕落,難道是大明氣數已儘?”
朱慈烺安慰道:“事在人為,人定勝天。三弟無需因天象而多慮。”
“一切聽從皇兄的。”
定王欲言又止,隻是小聲說出了這四個字。
朱慈烺對於定王叫他“皇兄”感到有些不習慣。根據原本的記憶,他比定王大三歲。小時候,定王見到他時總是稱呼他為“太子哥哥”,後來才改口叫“大哥”。
在崇禎十五年八月,定王出閣讀書後,崇禎帝為了嚴格要求他在多人場合稱呼太子為“皇兄”或“太子殿下”,這個稱呼也就逐漸延續下來。但朱慈烺在剛蘇醒的時候,似乎聽到定王叫他“太子哥哥”,他猜想那時定王可能是太慌張了。
朱慈烺覺得兄弟之間稱呼“皇兄”或其他的太過於疏遠,便說道:“以後三弟還是叫我大哥吧。眼下我大明危機四伏,這些繁瑣的禮節就免了吧。父皇送我們出宮前交待過,希望我們像民間的兄弟一樣稱呼,所以以後就彆叫皇兄了!”
定王愣了一下,隨即恭敬地回答:“是,大哥!”
朱慈烺心中有些詫異。按照原本的記憶,定王自從出閣讀書後,做事都做到張弛有度,對待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禮,朱慈烺本尊之前認為這是因為定王懂事,先生教的好。
然而,後世的記憶作為主導之後,卻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他感覺從定王出閣讀書之後,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似乎有些生疏。難道是因為身份地位的差異嗎?
但結合曆史來看,大明的皇太子地位是千百年來最為穩固的,遠超過其他任何朝代的太子。而定王如果有所想法的話,是不可能的。何況他才十二歲。
朱慈烺在定王朱慈炯的旁邊坐下,示意周圍的太監和宮女都退下,確保他們之間有一段安全的距離。
然後他以一種秘密的語氣對定王小說道:“現在,賊人已經占領了京師,我們也落入賊人的控製之中。父皇的大仇未報,大明危在旦夕。三弟,你對以後有什麼看法?”
現在重要的是,朱慈烺想確認朱慈炯是否有一個堅定的心智,可以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冷靜和堅定。這是他們在接下來可能麵臨的大風大浪中能逃出生天的關鍵。
定王沒有直視朱慈烺的眼睛,而是低下了頭,小聲說道:“臣弟一切都聽從大哥的。”
朱慈烺歎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剛剛已經說過了,現在不是遵守繁文禮節的時候,情況危急,我們兄弟之間需要齊心協力才能渡過難關。所以,以後你不要再隱瞞你的想法,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知道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