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離開酒樓之後,迅速來到錢謙益的府邸,錢謙益雖然是已經被削籍的前吏部侍郎,但在東林黨一眾人中,身為文壇泰鬥的錢謙益,此時隱隱有魁首之姿,擁戴潞王就是他提議的。
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蘇州府常熟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曾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等,崇禎十年時,同內閣首輔溫體仁鬥爭,兩敗俱傷,被削籍歸鄉。
後以五十九歲的年齡,迎娶了秦淮八豔之一的名妓柳如是而名動天下,原本曆史上,帶領東林黨擁立潞王,福王登基後,見大勢已去,主動為馬士英歌功頌德,馬士英和阮大铖大肆屠戮東林黨之時,得以幸免。
弘光元年五月,清軍兵臨南京城下,柳如是和其相約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稱水太涼,過幾日在投,之後又稱頭皮癢,又主動剃了發,因此得了一個水太涼,頭皮癢的雅號,被世人傳頌。
見到史可法的到來,錢謙益也不敢怠慢,立即命人給戶部尚書高宏圖,兵部侍郎呂大器,右都禦史張慎言以及詹事府詹事薑曰廣等人前來議事。
不一會,諸位東林黨的大佬,就齊齊坐在了錢府的議事廳,柳如是笑吟吟的為諸位大人斟茶之後,便退了下去。
高宏圖以為是史可法下定了決心,直接開口道:“憲之,可是要支持我等擁立潞王監國?”
廳內眾人的目光都彙聚在史可法的身上,史可法卻擺了擺手道:“潞王非神宗皇帝一脈子孫,關係遠了些。”
眾人一聽,麵色有些不善了,薑曰廣仗著年齡大,立即開口道:“莫非憲之欲改弦易轍,迎立福王?此舉,又將我等師友置於何種境地?”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責備,廳內氣氛一時緊張。
此時,作為東道主的錢謙益適時站出,以他一貫的溫文爾雅調和道:“燕及兄,且慢動怒,我們不妨先聽憲之兄把話說完,再做定論亦不為遲。”他的話語如同一股春風,拂平了廳內的些許波瀾。薑曰廣,字燕及)
史可法道:“學生已經同鳳陽總督馬士英商議過,決定迎立桂王來京。”
“馬士英?桂王?”
眾人聽到這兩個名字,也開始沉思起來,鳳陽總督馬士英,按照以前並不起眼,但如今北地儘失,節製四鎮總兵的鳳陽總督,也變的重要起來。
“桂王乃神宗之子,在藩地頗有賢名,以親以賢,惟桂乃可。”史可法說道。
迎立桂王,眾人之前不是沒有想過,但桂王遠在廣西梧州,距離南京尚遠,很快就被否決了,如今史可法竟再次提出。桂王封地是湖南衡陽,崇禎十六年,張獻忠攻破衡陽,桂王一家逃到廣西避難)
史可法繼續道:“北地不斷有消息傳出,太子殿下已經成功脫困,正好可以趁著桂王來京的這段時間,坐實這個消息,以免愧對陛下呀。”
眾人一聽,都覺得有道理,最近北地不斷傳出太子脫困的消息,各種版本皆不相同,但如果一個是真,自己這些迎立藩王入京的人就難逃一個不忠不義的名聲了。
所以一定要拖延時間,先立一個監國,若太子殿下來京,影響也不會太大,藩王監國,大明朝曆史上是有過先例的。
於是,經過一段時間商討和確認,東林黨眾人都同意了迎立桂王的建議,並提出了效仿古製,給潞王加封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頭銜,既彰其德,以穩人心。
這個折中方案,當天下午就傳遍了南京官場,南京的官紳都紛紛表示同意,點頭答應下來了。
鳳陽距離南京約二百多裡,馬士英乘坐雙馬馬車,經過徹夜趕路,終於在四月三十日晌午,回到了中都鳳陽。
剛剛踏入總督府,幕僚師爺便急急而來道:“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馬士英眉頭微皺道:“何事如此慌張?”
師爺道:“屬下得到確實消息,守備太監盧九德,已經密會過三位總鎮,三位總鎮已經答應支持福王入京監國!”
“什麼?有這種事?”馬士英大驚道。
盧九德,曾經在宮中服侍過老福王朱常洵,此刻敏銳的察覺到了機會來了,隻要朱由崧可以繼位,憑借過往的情誼,自己必定可以得到重用。
東林黨反對擁立福王之事,混跡官場已久的盧九德自然早就察覺出來了,但要想改變南京官紳的想法,幾乎是不可能。
所以盧九德另辟蹊徑,一針見血的看清了一股重要的力量,受鳳陽總督馬士英節製的三鎮總兵。此時劉澤清不歸馬士英管)
劉良佐,高傑、和黃得功為此刻手握重兵的三個總兵。
劉良佐,字明輔,北直隸人,參加過李自成的闖軍,後歸順朝廷,官至總兵,因經常騎一匹屁股上黑白相間的馬,人送外號“花馬劉”。
原本曆史上,擁立福王即位有功,被封為廣昌伯,弘光元年,清軍南下,劉良佐率部十萬投降清軍,並俘獲了弘光帝朱由崧,後攻破江陰,大肆屠戮百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一直為清廷效力,後又轉戰至江西一帶平息明軍將領金聲桓、王得仁的起義,官至直隸提督,右都督,康熙六年才病故於左雲。
高傑,字英吾,陝西米脂人,綽號“翻山鷂”,曾是李自成手中的一員猛將,崇禎七年,同李自成的小妾刑氏私通,一起投靠朝廷,歸入了賀人龍的麾下,一直在同闖軍作戰,戰功累累,升至總兵官。
崇禎十七年初,隨總督李化熙救援山西,發現平陽,蒲州已經淪陷,私自退往澤州,沿途大肆劫掠百姓,京城被攻破之後,率部南逃。
原本曆史上,弘光元年正月,被叛軍許定國,斬殺於睢州,其頭顱獻給了清軍做投名狀。
黃得功,遼東開元衛人,外號“黃闖子”,從行伍做起,同後金作戰多年,一路升至總兵。
崇禎九年被調入京營中的勇衛營,明崇禎十四年,奉命以總兵率軍護衛皇陵,駐定遠,並於桐城、潛山等地擊敗張獻忠,移鎮廬州
崇禎十七初,被封靖南伯,在原本曆史上,因擁立福王之功,被封為靖南候,弘光元年,又擊敗左良玉部,加封靖國公。
同年五月,率部與清軍血戰於蕪湖,被手下出賣,中箭後自刎而死,是四鎮總兵中唯一有良心之人。
在得盧九德已經說服了三鎮總兵之後,馬士英冷汗直冒,這樣下去,自己豈不是要被架空?
史可法為什麼要參考自己的意見,不正是看中了他手下的三鎮總兵嗎?
這個時候,明軍已經開始軍閥化了,誰手中有兵,誰說話才硬氣,自己雖然是他們三鎮名義上的總督,但這三人並不聽自己的呀。
馬士英哆哆嗦嗦道“快去請集之過來!”(阮大铖,字集之)。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