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紹煃卻安撫道:“長庚兄切莫焦躁,東宮典璽親自前來,此中或許另有隱情。”
宋應星疑惑道:“伯聚兄,你的意思是?”
塗紹煃分析道:“若真是要緝拿長庚兄,大可派遣錦衣衛或命南昌府派人暗中行事,何須如此大張旗鼓?”
宋應星略帶自諷地道:“難不成還真是殿下派典璽太監特意來請我不成?”
塗紹煃摸著胡須道:“我有種預感,長庚兄的出頭之日就要到了,不如你我靜觀其變?明日就會有結果!”
宋應星言道:“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好!你我飲酒邀歌,待天明來臨,自見分曉!”
兩人皆懷救國之心,然這些年朝廷局勢卻每況愈下,在此情境下,各級官員仍忙於黨同伐異,相互爭鬥。
兩人對當前的朝局已然徹底失望,故宋應星於年初辭去了毫州知州之職,欲效仿五柳先生,歸隱鄉間,了此餘生。
塗紹煃隨即對塗紹誌說道:“先為你安排一處居所,明日若如我所料,長庚兄實現抱負之時便已來臨,若遭遇不測,你儘早返回城中,切勿遲疑!”
隨後,塗紹煃與宋應星尋來酒菜,暢談天地,縱情高歌。
麵對此變故,兩人皆將生死置之度外,決定坦然麵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旁事無需多慮。
第二天,當吳長喜帶領錦衣衛來到宋家門前時,宋應星和塗紹煃仍在房中沉睡未醒,吳長喜無奈之下,隻好命錦衣衛采取了一些措施。
這幾日裡,他水陸兼程,曆經千辛萬苦尋找的兩人卻在此醉酒酣睡,這讓他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絲火氣。
看到兩人醒來,他略帶不滿地說道:“宋大人,可讓咱家好找啊!”
宋應星和塗紹煃醒來後,發現院子裡滿是手持繡春刀的錦衣衛,以及一位身著蟒袍的太監。
從那太監的語氣中,他們推測來者似乎來意不善,宋應星整理好衣冠,冷冷地起身問道:“宋某不知犯有何事,竟勞煩公公親自前來?”
聽到宋應星的話語,吳長喜意識到自己可能有所誤會。
想到太子對宋應星的重視,他哪敢再有絲毫怠慢,趕緊換了一副語氣說道:“宋大人,您誤會了,咱家奉太子殿下之令,特來邀請大人前往殿下身邊任職。”
隨即,吳長喜掏出了朱慈烺的親筆信,遞到宋應星手中,宋應星接過信件,打開閱讀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心情越來越激動,雙手竟微微顫抖起來,感慨道:“太子殿下聖明啊!大明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隨後將書信交於塗紹煃道:“殿下深謀遠慮,目光長遠,正是我待之明君!伯聚,我要即日啟程,前往濟寧!”
塗紹煃看完之後,也是非常激動道:“七年前我就說過,《天工開物》一書利國利民,百姓日用才是道,今日終被太子殿下看中!”
吳長喜道:“這位是?”
宋應星急忙解釋:“這位是草民的至交好友,四川督學塗紹煃,七年前,幸得有塗幫襯,拙作才得以刊印。”
塗紹煃行禮道:“下官見過公公!”
吳長喜道:“甚好,甚好,殿下此刻身邊正值用人之際,你二人是否願意共同前往呀!”
塗紹煃道:“下官還在四川督學任上,怕是……。”
吳長喜道:“無妨,到了南京之後,請吏部開出行文即可,殿下要的人,南堂吏部不敢不給呀!”
塗紹煃在四川督學不過一年,其家眷都在江西,所以很痛快的答應下來。
在將宋應星與塗家兄弟帶回奉新縣城後,吳長喜計劃即刻動身前往長沙,因為那裡還有一位大佬堵胤錫等著他去請呢。
他安排宋應星和塗紹煃先行前往南昌等候,接回堵胤錫之後,在乘坐水師艦船,沿江返回南京。
宋應星卻道:“奉新距離長沙約四百裡,到達長沙也得三日,公公車馬勞頓,不如讓我二人同行前往,路上有什麼事情,也好助公公一臂之力呀!”
吳長喜身邊恰巧沒有文官相隨,於是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在奉新補充了物資和馬匹後,一百名騎兵和三十名錦衣衛,一人雙馬,擁護著幾輛馬車,便浩浩蕩蕩地向西進發,前往長沙。
長沙位於奉新的正西方,儘管途中需經過一片山地,但官道修建得平整順暢,沿途驛站設施完善,倘若沒有惡劣天氣的影響,預計三天便可抵達。
三人共乘一輛馬車,在途中,吳長喜向兩位娓娓道來太子在京城如何脫離險境的經過。在他的描述中,朱慈烺宛如天神臨凡,英明神勇。
宋應星兩人聽得驚歎不已,畢竟殿下落入賊手後還能成功逃脫,並在山東組建起一支軍隊,實屬不易。
塗紹煃說道:“吳公公,下官上月從成都返回家鄉時,聽聞獻賊有率兵入川之勢,蜀地沃野千裡,易守難攻,萬不能落入獻賊手中呀!南堂對此有何應對之策?”
吳長喜心中暗想,這我怎麼知道?況且南堂如今亂作一團,唐王剛就任監國之位,江南的事務都已自顧不暇,哪有精力顧及四川呢?
於是答道:“這些並非咱家所能操心的了,不過,唐王初任監國,江南兵力不足,而武昌的左良玉又難以掌控,四川局勢確實艱難啊!”
三人皆為此歎息,堂堂大明朝,京城北直隸已淪陷於建奴之手,山西、陝西被闖賊占領,西南四川也麵臨危機,再加上左良玉等總兵擁兵自重,形勢堪憂。
經過半天路程,車隊已經到達了奉新縣城四十裡之外的華林山,此地乃江西名山,有桂岩書院,崇元觀等曆史遺跡,唐宣宗曾在此賦詩:“愛此華林幽,穴居聊避世。”
此時已近中午,距離前方驛站還有三十裡,幾人當然沒有上山的雅致,一隊人馬便在山路邊的樹蔭處休息。
這時,一隊幾十人的官兵,押著一群帶著枷鎖的犯人,從山路上走下來,見到幾十名錦衣衛和一百名士兵在官道休整,雙方皆是一愣。
從押犯人的官兵裝扮來看,品階都不算太高,吳長喜帶的錦衣衛都是常在南京混的,氣勢十足道:“什麼人?所差何事報上名來!”
喜歡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闖賊俘虜,我朱慈烺不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