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兄竟然得到了陛下的垂青,未來定將不可限量啊,若是他日飛黃騰達,可不要忘記小弟啊!”
現在的宋真已然是有人上來攀關係了。
而宋真這個人也是比較謙虛的,臉上帶著苦笑,朝著麵前這人拱手道:“在下學識淺薄,雖入了陛下法眼,但也說不得會名落孫山,當我的兄台如此誇讚。”
“宋兄謙虛了……”
那人倒不這樣認為,他們這些人可都是舉人之身,哪怕真考不上會試,又不代表不能當官。
隻要當了官,這個被當今陛下點撥過的宋真,也不是池中之物了。
等到同福酒樓的老板陳長生再次回來之時。
酒樓這邊自然也已經散場了。
不過陳友諒還是將酒樓之中發生的事情,大差不差的跟陳長生說了一遍。
“東家,事情就是這樣的,那臭要飯的居然還要給那些來考試的學生們發錢,到時候肯定還會來咱們同福酒樓繼續消費,”陳友諒得意洋洋的說道。
至於陳長生則是意識到了此件事的一些不對。
“難道那有名的南北榜案要提前十幾年發生了不成?”
陳長生不由得自言自語道。
至於所謂的南北榜案,本該發生在洪武三十年之時,在當年的科考之中,會試上榜之人全部都是南方學子,沒有一個北方學子。
然後當年的科考官便被指責在此次科考之中徇私舞弊。
但經過朱元璋的探查,並沒有查到官員們的罪行,但是為了平息此件事情,你就是殺了一批官員,隨後在幾月之後重開會試,張貼北榜,才將這件事情徹底的給平息下去。
陳長生覺得,關於這些事情,還是有必要去提醒一下朱元璋的。
不過在朱元璋得知了陳長生的顧慮之後。
則是對此有些不以為然了。
當年洪武三年開科舉製時,都有不少的北方學子能夠上榜,現如今都洪武十五年了。
如今大明的國力之強盛,也遠非當年可以比擬。
若是真出現了榜上之人,都是南方學子的結果,在朱元璋這裡覺得,那絕對就是有人徇私舞弊了,偏向南方學子了,不然絕對不可能這樣。
他這次可是啟用的蘇軾作為主考官,劉伯溫作為副考官,絕對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並且讓陳長生放一百個心在肚子裡。
見此情況,陳長生也沒有再多說些什麼,畢竟他也隻是提醒一下,也沒有真的認為在這一年就會發生十幾年後才會出現的南北榜案。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開考的那一天。
許許多多的學子們排隊進入考場,又經過一輪接著一輪的搜身,才成功的進入了自己專屬的考試位置。
同時,他們也見到了這位來自幾百年前的大文豪蘇軾,以及青田先生劉伯溫。
麵對著這些充滿希望的學子,蘇軾和劉伯溫二人也是向這些學子們發表了一通講話,隨後便宣布開考,並且下發考題。
甚至朱元璋還過來溜達了幾圈。
直到考試時間結束,學子們放下手中的筆,依次的離開了考場,回到了他們所住宿的地方,等待著放榜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