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放榜之時。
榜單就以南榜的形式張貼了出來,把原先還能夠進入裡麵的幾名北方學子的名字也給去掉了,並且按名次又補上來了幾個南方考生。
幾乎所有參加了這次考試的學子都聚集在了此處。
“噫!我中了!!!”
有人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榜單之上,立刻就如同瘋魔一般,高舉著雙手瘋狂地笑著在大街上亂跑。
而榜單的第一名,也就是會元,乃是原本應該在洪武十七年之時的科舉狀元丁顯。
下麵的幾位也都是該榜上有名之人,第練子寧和黃子澄也赫然登了榜單之中。
還有一名學子排名靠前,名為齊德,也就是未來建文三傻之一的齊泰。
但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不對勁,因為這上麵所上榜之人,竟然全都是南方學子,找不到一個北方學子。
“不對啊!這上麵的名字怎麼都是南方考生?竟然沒有一個是來自於北方的,這怎麼可能?莫非是徇私舞弊!”有一人有些氣憤的說道。
“你看清楚點,上麵寫的兩個大字是南榜!”
立刻有人提醒道。
聽到這話,那人這才注意到了南榜那兩個字,但對此卻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是何意?在下還尚未聽說過南榜,當真是令人疑惑,不知哪位仁兄能夠給在下解釋一番?”
“這你就不知道了,在今天早上,朝廷就又下了命令。”
“因為很多北方學子路途遙遠,不少人在考試結束之後才來到應天,已經快有參加了考試的北方學子的一半之多,陛下感念他們求學不易,這才打算設置南榜和北榜,給這些沒來得及參加考試的幾十名北方學生一個機會,至於在這期間產生的費用,則是全部由朝廷一力承擔。”
其中一名知道內情的學子,直接開口解釋了起來。
聽到這話,不少人的心中倒是放鬆了不少,甚至還有人為此竊竊自喜,覺得自己這次考試沒有考好,如今朝天又給了一次機會,這又怎能不讓他們欣喜呢?
至於極少部分覺得自己發揮不錯,但這次重考的話,又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的學子,則是對此頗有微詞。
不過像這一類人始終是少數,也就翻不起什麼浪花了。
而在這之後。
經過朱元璋的深入調查,果然讓他查出來了,這次考試也的的確確是有問題存在的。
是出題人和閱卷官的事情,此次的出題人劉三吾,在出題方麵不夠嚴謹,其考試內容多偏向於南方學子,而對北方學子極不友好。
那些負責閱卷的,也全部都是江浙贛出身的官員,在個人文章喜好方麵自然是更偏愛於南方學子,這才陰差陽錯,或者說是人為的造就了這一場南北榜案的發生。
對此朱元璋雖然很是生氣,但也沒有對這些官員大開殺戒,隻是訓斥了一通外加扣發俸祿,便沒有更加嚴厲的懲罰了。
主要還是由於馬皇後這個刀鞘所在,不然的話,真要是暮年的朱元璋,這群人最低都要落到一個流放的下場。
不過由於這次事件的發生。
倒也是給了朱元璋一個極大的預警,如今的南北方發展極度不平衡,特彆是北平周邊的那些區域,長時間的落於異族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