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是和榨油坊一起前後腳修建好的,而且做豆腐的一切硬件設施也按我說的提前置辦好、修建好的完善配套齊全的設施,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如今運作起來就順風順水,簡單多了。首先,建房時候悄悄囤積的石灰派上了大用,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一環,先帶領蘇瑤,明月,清風和讓管家送來的小翠,來到庫房拿了一些生石灰,一袋鹽來到豆腐坊,這次準備教會小翠做豆腐,讓小翠榮任大宋朝名滿天下的“豆腐西施”光榮稱號!
溫暖的陽光輕輕灑在豆腐坊裡每個人身上,石磨旁的水盆中,泡好的豆子顆顆飽滿,宛如粒粒翡翠。小翠起身,將豆子一勺勺舀出,倒入那嶄新的大石磨的漏鬥裡。隨著大家一起用雙手,使出全身力氣推動下,石磨緩緩轉動,發出輕微的嘎吱嘎吱聲音在小院裡回蕩,似是歲月吟唱的歌謠。
不待一會兒,那雪白的豆漿,順著石磨的縫隙潺潺流出,如牛乳般絲滑。清風早已準備好由麻布和棉布改製的濾網,她小心翼翼地將豆漿倒入濾網,推動架子來回晃動,大量的乳白色豆漿流入木桶之中,再把剩餘的豆渣用手從上到下擠壓幾遍後,豆渣被留在了網中,細膩的豆漿則順勢流入下方的木桶,泛起層層輕柔的漣漪。
隨後,小翠過來和明月提起木桶,將豆漿倒入大鍋中。灶膛裡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舔舐著鍋底。不一會兒,豆漿開始咕嚕咕嚕地翻滾,白色的泡沫不斷湧起,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豆香。聞著這熟悉略帶陌生的香氣,仿佛是時光深處傳來的溫暖召喚,承載著故國和家的味道,也承載著前世,代代相傳的技藝與情懷。在這簡單而又充滿儀式感的製作過程中,用五個木盆分彆裝滿煮好豆漿,再把用鹽勾兌好的煮沸過的去除雜質清澈的石灰水,按照不同用量一個人一盆,邊攪拌邊慢慢加入鹵水,隨著鹵水的加入絮狀沉澱開始慢慢出現而且越來越多,由絮成團,由團成膏狀,最後出現了五盆不一樣的豆腐腦,最後選定兩種,淘汰三種,前世風靡千年,養活了千千萬人口的豆漿,豆腐腦,陪著我的穿越在大宋朝誕生了,接下來先嘗一嘗,我特意留下來供大家品嘗的豆漿,拿來糖霜古代白糖黃泥法結晶而成,所以取名糖霜)放進豆漿裡攪拌溶解,美味的百年風味小吃豆漿誕生了,一人一碗先嘗嘗鮮,四女看著碗裡潔白粘稠的像牛乳一樣的豆漿,蘇瑤脫口而出,好潔白的豆乳,我聽了也是靈光乍現,決定以後豆漿就在大宋朝重生成“豆乳”了,名字貼切還高端容易記住,大家抬起豆乳慢慢喝了起來,品嘗後非常喜歡,還要喝,被我製止了,告訴她們不是小氣不讓她們喝,是怕她們當中可能有的人喝多了會肚脹,拉肚子。接下來品嘗嫩豆花,也是一人一碗,可以選擇放糖霜還是放蔥花,薑蒜,醬油和辣椒油配製的佐料,最後每個人都選擇一個人兩種口味,真的是成年人的世界不做選擇。從今往後豆腐家族在大宋朝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將以豆乳,豆花,的雅稱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慰藉著食客們的味蕾,也延續著這份獨屬於古人智慧,曆經千年傳承而經久不衰的傳統手工藝!接下來首先在三哥的餐飲帝國推廣豆乳,豆花,再加上菜籽油的加持,油條和豆乳可是絕配哦!一想不自覺的口水橫流。想到這些,匆匆領著蘇瑤帶上豆乳,豆花回去孝敬父母,其他人繼續留守豆腐坊,收拾衛生,順帶清洗好黃豆倒進大水缸裡麵泡發,明天開始開始運作豆腐作坊,開工大吉!
當父母喝下甜甜的豆乳後滿滿的喜愛之情不以言表,再品嘗兩種口味的豆花後,都不敢相信這是用不起眼的黃豆做的,對我頓時刮目相看,當我把喝豆乳的好處,經常喝可以讓大家身體好,不生病,特彆是女人喝了可以美顏養容,不好的地方就是不能多喝,喝多了容易肚子氣脹還會拉肚子。
打發人帶上豆乳和豆花,送去府城三哥的酒樓讓他品嘗後,抽時間回來一趟,商量豆乳和豆花的推出方式和定價。沒想到三哥品嘗完,直接帶上管家和沈大廚和報信人一起回來了,拜見過父母後,我帶上四女,領著眾人來到豆腐坊,讓翠花親自上手,沈大廚和管家打下手,把豆乳和豆花的製作流程來了一遍,把豆漿兌水量和點豆花的鹵水比例,一一詳細講解,指導沈大廚做了一次,成功掌握。著重交待豆乳一定要用大陶罐熬煮,煮熟煮透,熬煮中的浮沫打撈乾淨,豆乳才有賣相,糖霜的添加要恰到好處,不甜不膩,少了豆腥味大,多了增加成本,畢竟糖霜價格不菲。至於豆乳和豆花的價格,就先定價豆乳三文錢一碗,順便把油條的製作方法和配方也交給沈大廚,讓他回去交給可靠的人。
讓小翠像做麵包一樣,先將麵粉倒入木盆中,按照精確配方,依次加入適量酵母、一小勺鹽提味、接著緩緩倒入溫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麵粉逐漸變成大片麵絮。隨後,再洗淨手,揉起麵來,麵團在小翠有力的雙手下逐漸變得光滑柔軟。揉好的麵團蓋上濕布,放在溫暖處醒發。待麵團膨脹至兩倍大,再將發好的麵團移到撒了薄粉的案板上,簡單揉壓排氣後,擀成厚度均勻的大片。然後用刀切成大小合適的長條,兩根長條疊加,中間用筷子按壓出痕跡。此時,沈大廚經過我的指導,已經掌握了菜籽油使用之前要提前煉製,祛除菜籽油的生油味,以免影響壓製炒製食材的味道,此時菜籽油已經煉製好,鐵鍋裡的油溫恰到好處。接下來沈大廚輕輕拿起長條,兩端一拉,放入油鍋中,油條瞬間發出“嗞啦”聲,馬上讓沈大廚用一雙長長的竹筷子不停的翻轉鍋裡的油條,讓油條在熱油裡歡快地翻滾,很快變得金黃酥脆。師傅用長筷熟練地翻麵,確保每一處都受熱均勻。不一會兒,一根根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油條便新鮮出爐,引得大家紛紛圍攏,迫不及待想品嘗這美味的油條。我讓蘇瑤去庫房拿出幾個小簸箕,把油條裝進去,瞬間油條就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這些精美實用的小簸箕,是我按油條長度,提前讓沈府的老管家去找周圍幾個村子裡的篾匠編織,特意用來裝油條的小竹簸箕,不一會兒每個人麵前都有了兩根金燦燦的外酥裡嫩的大油條,喝一口豆乳,吃一口油條,油條酥脆豆乳甘甜解膩,感覺吃太多都不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夥吃飽喝足後,就開始收拾鍋瓢碗筷,打掃衛生,我和三哥根據目前600文一斤的豆油價格,把菜籽油價格定格在800文一斤,商量好菜籽油的價格,決定給行業協會780文錢一斤,每家一個月隻能購買一百斤菜籽油,唯一的條件就是各家酒樓飯莊要提供一個櫃台專門幫我們售賣三種容量的瓶裝菜籽油,分彆定價為1斤裝1兩銀子一瓶,兩斤裝二兩銀子一瓶,5斤裝五兩銀子一瓶,每個人限量購買三瓶,每天各個酒樓飯莊隻售賣90瓶。豆乳和油條的價格豆乳三文錢一碗,油條五文錢一根,豆花甜鹹口也是五文錢一碗,暫時先在三哥的酒樓和所有的協會會員酒樓飯莊裡麵免費贈送三天,三天之內來協會所有酒樓飯莊午食的客人,一人一碗豆乳,下午來酒樓飯莊吃飯的客人,一桌贈送兩碗甜鹹口豆花。
利用這三天時間,各家酒樓飯莊每家各派出四個人,由三哥這個協會會長的酒樓統一培訓菜籽油的煉製使用,油條的製作步驟方法;豆乳製作,糖霜和豆乳的配比以及熬煮豆乳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教包會後,每家門口懸掛由協會統一製作的一個布招牌,招牌上麵書寫豆乳,豆花,油條。三日後統一每天早上辰時開賣早食,把大宋朝的一日兩餐,改為一日三餐,早食,午食,晚食。做豆乳,油條的原材料,由三哥這個協會會長統一定時定量提供,開始的三天每家酒樓飯莊每天免費提供20斤泡製好的豆子給每家自己製作豆乳,下午晚食每家酒樓飯莊免費提供三桶豆花一桶20斤,甜鹹口佐料自備。三天過後每斤泡製好的豆子20文錢,豆花一桶600文錢,同時提供配置好的小麥粉30文錢一斤,豆花根據三天各家酒樓飯莊的用量再做預定,方法一出各個酒樓飯莊欣然接受,而且大加讚賞,各位東家和掌櫃都不傻,自己偷偷一核算成本、投入、產出、利潤紛紛就一個個不出聲,生意雖小可賺大錢啊!每天幾銀子的投入,差不多賺到十幾兩銀子。
隨著豆乳,豆花在酒樓飯莊的免費贈送品嘗,豆乳,豆花,油條未售先火,大家都心心念念的期盼三天後的早食,想要一睹為快,還有一個意外就是酒樓飯莊使用菜籽油做菜,菜品口感好了不少,而且炒出來的菜品也不會像豬油炒的,菜做好上菜慢一點,油就容易凝固在一起,觀感不佳,菜籽油炸出來的推出的第一天,居然被食客搶購一空,幾乎都是每個人帶走三瓶,一時間菜籽油不僅成為富貴人家炒菜的必備,還成為了走親戚必備,送禮首選。
我也賺得盆滿缽滿,幾千兩銀子就輕鬆到手,蘇瑤算賬的時候都被嚇傻了,這和搶錢沒有區彆,對我由衷的敬仰和愛慕。現在首先要解決的大事兒是豆花的運送,先去伢行找趙老三打聽一下有沒有專門幫客人送貨的車行,趙老三問過幾家車行都不願意接這種活,因為送貨太早了,送不安全,怕被搶劫!最後沒辦法在趙老三的建議下,買下兩輛馬車配上兩匹力氣大的騾馬先跑著,專門拉貨送貨上門。
喜歡幸福生活從穿越開始請大家收藏:()幸福生活從穿越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