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踏入第三階段戰場的瞬間,耳畔還殘留著那句低沉的歡迎詞:“歡迎來到第三階段。”
他腳下的地麵不再是前兩階段那種純粹的數據模擬質感,而是一種帶有輕微顆粒感的金屬地磚,每一步踏下都傳來細微的回響。四周依舊是無邊界的虛擬空間,但空氣中彌漫的能量波動比第二階段更加密集,像是某種無形的壓迫力,悄然作用於他的感知係統。
係統提示在視界角落浮現:
【第三階段挑戰準備中】
【對手類型:動態學習型ai】
【戰術適應係數:實時更新】
沈逸的目光微凝,指尖在虛空中輕輕劃過,測試自己的技能狀態欄。震蕩波、元素共鳴、閃現·殘影依舊可用,屏障術和能量反饋也處於冷卻之中。他剛完成技能融合,對這套“震蕩·火雷鏈”體係尚有十足信心。
然而,對麵的敵人並未給他太多調整時間。
一道模糊的身影從戰場另一端緩緩走出,輪廓逐漸清晰——是一名身披暗銀戰甲的訓練單位,動作標準卻帶著一絲詭異的流暢性,仿佛……它已經看過他之前的戰鬥錄像。
沈逸沒有猶豫,按照慣常節奏,迅速進入戰鬥姿態。
起手技,震蕩波!
這是他最熟悉的開局方式,也是整套“震蕩·火雷鏈”的核心啟動點。衝擊波擴散而出,目標本應是被控住動作,為後續連招創造機會。
但這一次,對方的動作快得驚人。
幾乎在他釋放震蕩波的同時,訓練單位便向側後方一個翻滾,精準避開衝擊範圍,並在落地的一瞬發動反擊——一記高速突刺直取沈逸胸口!
沈逸瞳孔驟縮,迅速使用閃現·殘影規避,身形一閃至半空。他原計劃在此時銜接元素共鳴,觸發雷係效果製造連鎖麻痹,再借機切入死角。
可就在他手掌凝聚出雷光的一刻,敵人的反應再度超出了預期。
它竟然提前釋放了一個小型護盾,將雷電彈開,同時反手甩出一道追蹤式能量刃,逼得沈逸不得不再次位移。
連續兩次起手失敗,沈逸終於意識到不對勁。
這不是普通的訓練單位,而是具備戰術預判能力的動態學習型ai。它不僅識彆了他的操作習慣,更在極短時間內構建了針對性反製策略。
沈逸迅速調整呼吸頻率,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種情況下,貿然重複舊戰術隻會讓局勢進一步惡化。
他開始切換打法,嘗試以低消耗技能進行試探。
第一發火球術被輕鬆格擋;第二發冰霜箭被提前閃避;第三次用震蕩波佯攻,對方果然上鉤,試圖近身壓製。
機會來了!
沈逸迅速激活屏障術,硬生生扛下一擊,緊接著在屏障破裂的瞬間釋放震蕩波,將敵人震退半步。趁著這短暫的僵直,他迅速切換元素共鳴,這次選擇了火屬性,烈焰噴湧而出,逼迫敵人後撤。
可就在他準備閃現跟進,完成收割時,對方的動作再次令他措手不及。
它沒有選擇硬抗火焰,而是利用自身技能庫中的風係加速,在火焰爆發前一瞬間拉開了距離,同時釋放了一道高頻音波乾擾,讓沈逸的視野出現短暫扭曲。
沈逸心頭一緊,立刻切斷當前連招,強行收勢。
他落地後迅速後撤幾步,重新審視眼前的對手。
這個訓練單位不僅掌握了基本的防禦與閃避機製,還能根據戰場形勢做出靈活應對。最關鍵的是,它的戰術風格已經開始向“後發製人”轉變——不再主動進攻,而是等待沈逸出手,再針對其技能釋放節奏進行反製。
沈逸的手指在虛擬控製麵板上微微收緊。
他必須打破這種被動局麵,否則接下來的戰鬥隻會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