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指尖劃過終端邊緣,倒計時數字在視野右下角持續跳動:713819。上一章歸檔的文檔已沉入後台,流程框架被係統標記為“待最終確認”。他沒有停留,直接調出主控麵板,將任務狀態從“籌備”切換至“鎖定前校驗”。
語音頻道自動接通。
“所有人,最後一次細節核對。”他的聲音沒有起伏,“流程、視覺、戰術,三項同步推進,三十分鐘內完成閉環。”
林悅的聲音立刻響起:“互動環節我這邊已經錄完三段標準回應,ar濾鏡測試也通過了,讚助商那邊剛反饋,接受替代方案。”
“口播整合進開場動畫,吉祥物聯動轉為濾鏡觸發,問答環節預錄。”沈逸逐條確認,“這些改動不超出協議範圍,【備用反製鏈01】未激活。可以執行。”
“但……”林悅頓了頓,“他們還追加了實時聯動要求,希望隊員在台上和吉祥物做兩個互動動作,說是‘增強記憶點’。”
沈逸目光掃過新增條款列表。三項追加需求並列彈出:延長口播至45秒、插入即興問答、增加隊員與吉祥物的同步動作。節奏被打破,表演賽的戰術窗口將壓縮7.3秒,關鍵節點可能錯位。
他調取協議原始數據,對比條款邊界。新增內容中,兩項超出約定範疇。底氣立現。
“拒絕實時聯動。”他直接回應,“提供兩套ar動作模板,由觀眾掃碼觸發,數據計入曝光統計。口播時長維持30秒,問答使用預錄內容。”
“可他們會認為我們不配合。”
“配合不等於妥協。”沈逸手指輕點,啟動“極速學習模塊”。三秒內,係統解析讚助商近半年所有品牌活動,輸出核心訴求:社交媒體傳播量、話題熱度、用戶互動率。
“他們要的不是動作本身,是傳播素材。”他繼續道,“把ar模板設計成挑戰賽形式,帶話題標簽,完成動作可解鎖限定頭像框。數據可量化,節奏不被打亂。”
頻道沉默兩秒。
“我馬上調整。”林悅語氣轉為信服。
“另外。”沈逸補充,“所有預錄內容,剪輯時加入0.1秒延遲,防止聲畫同步被用於聲紋分析。”
“明白。”
第一項衝突解除。流程細節重新閉合。
沈逸切換至形象校驗界麵。“夜鶯”全息模型懸浮在虛擬空間中央,長發、法袍、麵部輪廓已接近完美。係統標注:準備度96.3。距離安全閾值已超。
但仍有隱患。
“麵部微表情同步延遲0.2秒”——係統提示仍未消除。高精度投影下,眨眼頻率、嘴角牽動若與語音節奏錯位,可能暴露操作異常。尤其是“隱藏身份加持”激活後,屬性增益依賴形象真實度,一旦被質疑非真人操控,增益將失效。
他調出“碎片收集兌換”模塊。三枚“行為擬真碎片”懸浮在選項欄中。合成指令輸入,係統提示:【是否合成“情感模擬核心”?該操作將永久消耗碎片,不可逆。】
確認。
核心注入形象引擎。
“夜鶯”的麵部數據開始重構。沈逸進入“策略模擬空間”,設定參數:女性玩家,年齡1822,性格開朗,遊戲內社交頻繁。以林悅為原型,生成百萬組微表情數據流。
眨眼頻率校準。
嘴角上揚弧度優化。
情緒反饋延遲壓縮至0.05秒內。
係統提示:【麵部同步延遲已修正,準備度提升至96.3,可安全激活“隱藏身份加持”】。
沈逸退出模擬空間。校驗完成。
後台日誌自動記錄:【情感模擬數據源:靈音_日常交互片段_2023.04.17】。
他未查看。
第三項校驗啟動:表演賽腳本鎖定。
技術組傳來警報:“舞台環境數據與遊戲服務器存在0.03秒延遲偏差,集中在每分鐘第17秒,可能影響技能判定。”
沈逸立即調取服務器波動日誌。延遲規律清晰:每60秒周期,第17秒出現短暫數據擁塞,源於讚助商後台定時同步廣告投放數據。
“絕境反殺”連招設計在第三波野怪刷新後5秒釋放。若此時恰逢第17秒,技能延遲將導致判定失敗,逆轉效果崩塌。
他啟動“潛力挖掘預警”,掃描未來72小時服務器波動趨勢。模擬顯示,活動當日,該延遲將穩定存在。
調整方案生成。
將大招釋放時間從“刷新後5秒”改為“刷新後4.97秒”,完美避開延遲峰值。腳本重新校驗,判定通過。
“技術組,更新腳本時間軸。”他下令,“所有技能觸發、鏡頭調度、環境交互節點,同步修正。”
“收到。”
係統彈出最終確認框:【是否鎖定表演賽腳本?鎖定後不可修改。】
沈逸沒有立刻確認。
他在後台指令層追加一條隱藏命令:【若檢測到“暗流公會”ip訪問日誌,自動觸發“夜鶯”語音嘲諷預錄片段,內容為:“你們的路徑,早就被標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