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資格賽的新挑戰_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 > 第464章 資格賽的新挑戰

第464章 資格賽的新挑戰(1 / 2)

推荐阅读:

訓練艙的金屬門在沈逸身後無聲閉合,林悅指尖的終端屏幕還亮著,畫麵定格在星落湖的截圖上。她沒有動,隻是把背景悄然切換了過去。張銳站在通道另一側,頭盔夾在臂彎裡,汗水沿著額角滑下,在訓練服肩線處留下一道深色痕跡。王哲靠在牆邊,目光落在沈逸身上,等他開口。

“資格賽,對手是‘鐵脊’。”沈逸的聲音平穩,像數據流切入係統前的靜默,“三連勝,場均壓製時長超過二十一分鐘。他們不靠突襲,靠碾壓。”

林悅的手指輕點屏幕,調出對手資料。畫麵中,敵方中單在上一場比賽中連續七次遊走,節奏精準得像機械計時。

“他們喜歡逼你出招。”沈逸繼續說,“一旦你動,他們就反壓。上一場對手在第六分鐘試圖換線,被他們預判埋伏,三秒內團滅。”

張銳冷笑:“所以我們不動?等他們打完節奏?”

“不。”沈逸抬起眼,“我們動,但讓他們覺得我們動錯了。”

他調出係統界麵,一行曲線緩緩展開——是“潛力挖掘預警”生成的對手勝率圖。高開低走,末段崩盤。

“他們贏在壓製,輸在耐心。”沈逸指著末段陡降的曲線,“隻要讓他們覺得我們在按套路走,他們就會提前壓上。而壓得太早的人,總會漏出破綻。”

林悅低聲問:“還是用……那個方式?”

沈逸沒有回答,隻是切換了角色形象。

夜鶯的長發在訓練艙的冷光下泛著微藍光澤,法袍邊緣流轉著係統加持的隱性光紋。她站在鏡麵前,麵容冷豔,眼神卻平靜得不像在戰鬥前。

“明天,我不第一時間參戰。”她說,“我會出現,但不會交手。我會讓他們看見我,但讀不懂我。”

張銳盯著鏡中的身影,聲音低了幾分:“如果他們根本不輕敵呢?如果他們已經研究過你?”

“那就讓他們研究。”沈逸轉身,鏡麵倒影瞬間切換回中性化的“y”,“研究得越深,越容易陷入自己的判斷。他們以為我在走位,其實我在等他們犯錯。他們以為我在誘敵,其實我根本沒想贏那一波。”

王哲終於開口:“所以,我們不是在打戰術,是在打他們的認知?”

“對。”沈逸點頭,“真正的戰術,不是我們多精準,而是我們能讓對手在‘自以為看懂’的時候,做出最錯誤的決定。”

林悅默默將終端合上,背景圖在熄滅前最後閃了一下——夜鶯站在湖邊,鈴鐺懸在半空。

比賽開始前十五分鐘,競技艙的燈光調至最低。沈逸戴上頭盔,係統界麵在視野邊緣緩緩展開。他沒有立刻進入戰場,而是調出“策略模擬空間”,將對手近期三場數據導入。百萬次推演在十秒內完成,最終鎖定一個高頻勝率路徑:逆周期換線+夜鶯邊路露頭+反向埋伏。

勝率:85.1。

他關閉界麵,進入遊戲。

地圖載入的瞬間,敵方語音頻道傳來一聲低笑。

“又是‘夜鶯’?這女號不是一直躲在後排嗎?”

輔助的聲音帶著輕蔑:“讓她露頭吧,反正也不敢打。”

沈逸沒有回應。他操控夜鶯走出基地,沿著邊路緩步前行,三次停頓,每次不超過三秒。沒有釋放技能,沒有攻擊小兵,甚至連法杖都沒有抬起。

係統提示:“隱藏身份加持已激活。攻擊+8,防禦+6,閃避+10。”

敵方打野在野區邊緣停留片刻,似乎在判斷她的意圖。

“她在乾嘛?”中單問。

“蹭視野吧。”輔助嗤笑,“女號都這樣,存在感強就行。”

就在這時,沈逸下令:“張銳,後撤。林悅,壓線,但彆開團。”

林悅小隊緩緩推進,看似要爭奪河道視野。敵方打野果然動了,從紅區斜插而出,直撲下路。

張銳早已埋伏在草叢深處。

反向突襲得手,敵方打野瞬間被控,技能鏈精準銜接,一套爆發直接斬殺。敵方輔助匆忙支援,卻被王哲從中路牽製,技能封線。

2換0。

第一波團戰結束,沈逸沒有慶祝。他盯著地圖,發現敵方中單在野區陰影處停留了近五秒,遲遲未歸線。

鏡頭拉近,那名刺客角色微微側頭,似乎在觀察夜鶯的走位軌跡。

下一秒,頭盔被摘下。

現實中,那名選手擦了把汗,低聲對隊友說:“那法師……走位太熟了。不像臨時起意。”

隊友不以為意:“女號再強,也不過是誘餌。他們肯定還會用這套。”

中單沒再說話,隻是重新戴上頭盔,但眼神多了幾分審視。

比賽進入第七分鐘,雙方圍繞第一條峽穀先鋒展開爭奪。沈逸指揮全員收縮防線,故意在河道留下視野空白。敵方果斷集結,四人壓上,準備強開。

“他們來了。”王哲說。

“等。”沈逸聲音冷靜。

敵方五人逼近先鋒坑,技能預讀開啟。就在他們即將動手的瞬間,沈逸下令:“林悅,越線,但隻放一個技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悅小隊猛然前壓,一個控製技能砸向敵方後排。敵方打野本能反應,交出閃現後撤。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