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法杖懸在河道中央,藍光凝聚,映照出敵方五人驟然緊繃的站位。他們沒有後退,也沒有前壓,而是將技能預讀全部對準了她。空氣仿佛被壓縮到了極限,隻等一個觸發點。
沈逸沒有動。
他知道,這一刻的靜止比任何走位都更具威懾。敵方中單微微側身,打野從紅區邊緣探出半步,輔助已經抬手準備控場——他們以為這是開團的信號,是“夜鶯”終於放棄隱忍的證明。
就在敵方adc指尖即將落下的一瞬,沈逸輕聲道:“撤。”
夜鶯法杖的光紋瞬間消散,身影向後滑退三步,精準卡進高地塔的攻擊範圍。林悅小隊同步後撤,沿著三角區邊緣重組陣型。敵方技能如暴雨傾瀉,卻隻砸在空地與防禦塔的護盾上。
第一波集火落空。
“他們上當了。”王哲低聲說。
“不,”沈逸盯著地圖,“他們是故意打偏。”
他捕捉到敵方中單在技能釋放後立即後撤的動作,節奏快得異常。這不是試探,是封路。真正的目標不是擊殺,而是壓縮站位,逼他們交出視野與主動權。
係統界麵在視野邊緣閃動,“策略模擬空間”已完成三秒內的路徑推演。最優解浮現:雙線脫鉤。
“林悅,帶線組繼續壓下,假裝重組。”沈逸語速平穩,“張銳,你現在進藍區,繞後盯打野。王哲,清中線,彆讓他壓塔。”
命令下達的瞬間,敵方打野果然從紅區斜插而出,直撲下路二塔。但張銳早已埋伏在f6入口,一個反向鉤鎖將其拉入野區陰影。敵方支援遲了兩秒,林悅小隊安然撤回高地。
第一波猛攻瓦解。
沈逸站在高地塔下,目光掃過敵方中單的走位軌跡。前三次遊走,他的延遲響應平均為0.4秒,而現在,這個數值降到了0.1秒。不是狀態提升,是操作者變了。
他在係統日誌中標記:“敵方中單操作延遲補償值下降0.3秒,疑似更換指揮位。”
這個細節沒有聲張。現在不是分析的時候。
敵方調整策略的速度遠超預期。三分鐘後,他們不再集結強攻,而是展開多點騷擾。上路兵線被強行推進塔內,野區視野被逐個拔除,打野頻繁入侵藍區,逼迫張銳不斷回防。節奏被切割成碎片,每一處壓力點都恰到好處地拉開沈逸戰隊的站位。
“他們在打空間戰。”林悅聲音微緊,“我們顧不過來。”
“那就彆顧。”沈逸操控夜鶯走出高地,直奔上路。
敵方輔助立刻反應,兩人包夾而來。夜鶯沒有後退,而是迎著技能前壓,閃避、走位、再閃避。攻擊+8,防禦+6,閃避+10——隱藏身份加持在高強度對抗中悄然生效。
一道火球擦肩而過,夜鶯的法袍邊緣泛起細微光紋波動,像水波蕩開一圈漣漪。敵方adc抬手欲射,卻被她一個預判走位躲開關鍵控製。
“我吸引火力,”沈逸說,“你們重組。”
五秒後,林悅的控製技能封住河道入口,張銳從藍區反蹲成功,逼退敵方打野。王哲清完中線,迅速支援上路,形成三角錨點防守陣型。敵方攻勢再次被瓦解。
沈逸的目光落在夜鶯法袍的光紋上。那波動極其細微,正常玩家幾乎無法察覺。但他知道,係統不會無故外顯。剛才那一瞬的閃避,幾乎觸碰到了極限閾值。
他沒有深究,而是將注意力轉回戰場。
第七分鐘,敵方第三次集結,目標直指峽穀先鋒。四人壓入先鋒坑,技能覆蓋率高達87,封死了所有常規逃生路徑。沈逸戰隊僅有三人技能可用,正麵硬拚必敗。
“他們要強開。”王哲說。
“不是要,是已經開了。”沈逸閉眼,意識沉入“策略模擬空間”。
百萬次推演在十秒內完成。係統鎖定唯一生路:放棄先鋒,反控敵方藍buff。
他睜眼,下令:“放棄先鋒,反打藍區。”
張銳與王哲沒有遲疑,立即執行。林悅小隊佯裝爭奪先鋒,吸引敵方注意力。就在敵方集火先鋒殘血的瞬間,張銳從野區側翼切入,直撲敵方藍buff。王哲同步清線施壓,逼迫敵方adc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