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辦公室窗前,手裡拿著一杯剛泡好的濃茶。陽光透過玻璃灑進來,照在桌上的銷售報表上,像是給這些數字鍍了一層金邊。
“這銷量……真不是做夢吧?”他低聲念叨著,眼神卻沒離開紙麵。
小李在一旁興奮地翻看數據,“劉哥你看,咱們的產品已經賣到了七個省份,連東北那邊都有客戶下單了!”
“嗯。”劉好仃點點頭,語氣卻並不輕鬆,“市場反應是不錯,但競爭也來了。”
小李愣了一下,“競爭?誰啊?我們不是剛推出嘛。”
“你看看這個。”劉好仃指著報表裡一個陌生的公司名,“x玻科技,最近一周突然冒出來,產品介紹和我們的幾乎一模一樣。”
小李湊近一看,眉頭皺了起來,“這也太巧了吧……會不會是抄襲?”
“現在下結論還早。”劉好仃放下茶杯,“得先搞清楚他們的底細。”
第二天一早,劉好仃就趕到了廠裡。財務部的電腦係統每天隻有上午九點到十點開放權限,他得在這之前完成查閱。
“老張,幫我盯著王大勇那邊動靜。”他在保安室門口低聲交代。
“放心吧,那家夥今天被安排去修空調,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老張拍著胸脯保證。
劉好仃走進財務室時,小張已經在等他了。“劉師傅,我幫你開了臨時權限,隻能看十分鐘。”
“夠了。”劉好仃快速操作起來,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一邊瀏覽一邊截圖保存。
“這家x玻科技注冊時間才三個月,總部在東莞。”他一邊看一邊低聲分析,“但銷售渠道覆蓋得挺廣,看來背後有人撐腰。”
小張忍不住問:“你們這是要打價格戰了?”
“還沒到那一步。”劉好仃合上電腦,站起身來,“先摸清他們的產品再說。”
當天中午,劉好仃把小李叫到實驗室。
“我們得弄幾塊市麵上的樣品回來比對測試。”他說,“尤其是x玻科技的。”
小李一聽就犯難了,“可這些樣品一塊都要五百多,咱哪來的預算啊?”
“錢的事你彆管。”劉好仃笑了笑,“我去想辦法。”
下午,他找到老張,“能不能用你以前的身份證幫忙買幾塊樣品?以防被人認出是我們廠的人。”
老張二話不說答應下來,“沒問題,我明天就去東莞那邊跑一趟。”
幾天後,樣品陸續送到。劉好仃趁著午休時間,帶著小李偷偷在實驗室做起了檢測。
“塗層厚度差不多,隔熱性能略遜一點。”小李看著儀器讀數說道,“但他們用了不同的添加劑,成本應該更低。”
劉好仃拿起一塊玻璃對著燈光仔細觀察,“工藝細節模仿得不錯,但穩定性不一定能跟我們比。”
“要不要向廠長申請追加研發預算?”小李問。
“當然要。”劉好仃點頭,“但我們得抓住機會,讓他看到問題的嚴重性。”
會議通知來得很快,廠長下午三點有個例行會議。劉好仃算好了時間,提前半小時就在會議室門口等著。
三點半,會議結束的鈴聲響起。劉好仃立刻迎上去,遞上一份整理好的簡報。
“廠長,這是我們近期發現的情況。”他簡明扼要地說,“x玻科技的產品已經進入市場,雖然目前質量不如我們,但價格更有優勢。如果我們不儘快升級技術,遲早會被他們蠶食份額。”
廠長接過簡報,翻了幾頁,眉頭微皺,“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加大研發投入?”
“不隻是研發投入。”劉好仃繼續說,“還要優化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樣我們才能在價格上也有競爭力。”
廠長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你說得有道理。我會考慮撥一筆專項資金給你們。”
劉好仃鬆了口氣,正準備離開,忽然注意到簡報最後夾著一張便條。
他拿出來一看,上麵隻有一句話:
“我們不是第一個,但要做最後一個。”
字跡工整,沒有署名。
劉好仃怔了一下,隨即把便條折好,放進衣兜。
晚上,他一個人坐在車間外的台階上,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廠房。
“這才哪兒到哪兒呢。”他喃喃自語,眼裡卻透著一股堅定的光。
風輕輕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較量鼓勁。
他拿出隨身的小筆記本,在新的一頁寫下:
“x玻科技已入市,產品仿製程度高,需加快技術迭代節奏。”
寫完,他合上本子,站起身來,朝宿舍方向走去。
夜色深了,工廠依舊忙碌。而劉好仃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